跨年連續假的第一天,冬天的太陽暖烘烘的,暖到讓人會覺得熱的程度。
今天聚餐的地方在Ducky Restaurant。到的時間比約定的時間早,這一區附近有很多日式建築物,可以在附近小晃一下先。
濟南路二段25、27號的歷史建築,整修好了但是沒有開放。文化局的網站說曾經是空軍總司令、副總司令的宅邸。以前未整修時長得這樣。
後面的巷子裡也有李國鼎的故居。
裝潢很簡單樸實,擺設走鄉村路線的小店。
老爺聽講說這餐廳是一群年輕人創業之作。在米其林級餐廳工作習得經驗後,自己出來闖蕩。
一看果然工作人員及廚師都很年輕。聽說裝潢也是自己動手來的。
開放式的廚房,可以讓食客邊用餐邊看到廚房裡面努力的身影,還滿有意思的。也越來越多餐廳走這種路線。
- Dec 29 Sat 2012 21:38
食記 -- Ducky Restaurant
- Nov 26 Mon 2012 21:08
兩個人的小旅行 -- 光復糖廠 / 壽社 / 花蓮港燈塔 / 郭子究故居 / 北埔車站 / 景美車站
- Nov 25 Sun 2012 23:55
兩個人的小旅行 -- 阿朗壹古道 / 古莊車站 / 大武社 / 多良車站 / 大武山生態教育館 / 聖若瑟天主堂 / 檳榔車站 / 山里車站 / 玉里臭豆腐 / 光復糖廠
- Nov 24 Sat 2012 22:39
兩個人的小旅行 -- 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 / 大鵬橋 / 屏東H resort
- Nov 23 Fri 2012 22:59
兩個人的小旅行 -- 民雄放送所招待所 / 玉井加利利宣教中心 / 旗山 / 里港滇緬社區 / 左營中油宿舍 / 台南魚壽司
- Oct 20 Sat 2012 23:35
食記 -- 瑞芳榮興海產小吃店
上了國三之後,Mason 沒有每個禮拜都能回家。在他不能回家的那幾個禮拜,我們總是會想辦法去跟他聚一聚。
今天來到位於深澳附近的榮興海產店。
位置不在熱鬧的聚落附近的小店,到了門口一探,大約要等半小時左右。高人氣表示有獨到之處,要不就是海產很新鮮,或是老闆廚藝了得。
雖然需要等半小時,不過門前就有無敵海景。秋高氣爽,吹吹海風聊聊天,時間很快就可以打發過去。
入座後老爺很快就點了一些平常少吃的菜色。
胭脂蝦。
鮮紅美麗的基隆深海蝦,也被稱為胭脂蝦。市面上很難買得到胭脂蝦,是因為漁民捕撈到胭脂蝦馬上急速冷凍起來。因為一解凍外殼就會變黑,因此除了高級日本餐廳會使用外,在一般市場上很難買得到。
這蝦個頭好大,剝了殼之後沾哇沙米醬油,就可以吃出它的鮮甜美味。本以為蝦頭還可以另外處理,老闆說廚房忙到沒辦法處理,只能直接吃。蝦頭裡面的蝦膏非常濃郁,充滿了大海的風味,很像在嚐新鮮的蟹膏一樣,感謝大自然的恩賜。
- Oct 14 Sun 2012 15:34
魯啦啦快樂煮 -- 大沙母烏魚子鮮蕈炊飯
- Oct 13 Sat 2012 21:34
食記 -- 芳造HK潮記港式牛雜
- Oct 06 Sat 2012 23:51
食記 -- 再訪昌吉街豬血湯
諸事不順的周末,一下子忘記帶鑰匙出門,一下子又沒搭上該搭的車子,浪費了很多時間繞了全台北市一大圈之後,終於可以去晚餐了。
昌吉街在大龍峒的附近,完全不在我們的動線上,每回來都是為了尋美食。
上回來的時候拍的。
用餐時間總是非常多人的昌吉街豬血湯,總要在門前稍待片刻。不過因為轉檯率很高,大約等五至十分鐘就會有位子了。
點了菜之後,先去斟調味料。調味料端回位子之後,菜也來了。上菜速度驚人的快。
今天點了魯肉飯跟麻油拌飯兩種主食。魯肉是條狀的,肥肉比例頗不低,滷汁沒有太多油蔥酥的味道,很香但也很肥腴。
麻油拌飯超級香! 我挾了一小口,就有種這碗飯裡面躲了一大碗麻油雞的感覺。煸過老薑的麻油真不是蓋的。
點了魯豆皮、燙豆芽、跟燙高麗菜。小菜都很清爽可喜。上面都澆了一些滷汁之外,還有滿滿的柴魚片。上桌的時候柴魚還在跳舞哩,表示柴魚很乾燥,因此香氣也特別特別重。
- Sep 30 Sun 2012 21:05
魯啦啦快樂煮 -- 荷蘭鍋臘味飯
- Sep 02 Sun 2012 22:50
黛西作肉桂捲
- Aug 29 Wed 2012 22:07
食記 -- 微風Bellini 四人套餐
BELLINI是一家日本的連鎖義式料理店,在台灣有不少分店。Momo Paradise 也是同一企業的公司。
微風底下的BELLINI,這裡不是我們家的動線。
暑假結束前的聚餐,咱們一行人就點個四人套餐,什麼都可以嚐得到。
4人套餐包含麵包乙份、湯品四份、開胃菜兩份、義大利麵&pizza各一,還加上甜點和飲料四杯。
凱撒沙拉。這裡的沙拉醬八成有加鯷魚,有個特殊的香氣。凱撒沙拉算是沙拉的基本款,但是清爽的口味,很難不選它。
開胃菜 - 香酥中卷。剛上桌時香氣四溢,聽講這也是招牌菜之一。現炸的餐點要趁熱才好吃。
大蒜麵包。鬆軟酥脆的熱麵包抹上特製的微甜香蒜抹醬,甜甜鹹鹹的外脆內軟。搭配西式的湯品還不賴。小孩們很喜歡。
- Jun 10 Sun 2012 23:53
台南小旅行 -- Day 2 愛國婦人會館 / 開基天后宮 / 縣城隍廟 / 烏鬼井
- Jun 10 Sun 2012 21:57
食記 -- 台南市‧香腸熟肉 / 克林台包 / 第三代虱目魚丸 / 阿浚師魯麵 / 兩角銀冬瓜茶 / 民族鍋燒意麵 / 你我他冰鎮鴨翅
台南是個很有文化的地方,這個大家都知道。來玩了幾次之後就覺得:台南也是個很有個性的地方。
怎麼說呢?其它的城鎮好像沒有那麼明顯的時間之分。來到台南,幾點可以享用什麼美食大概都有個固定的模式,要想品嚐美食可是要配合老闆的時間的,想要 24小時營業隨來隨有?那可不成。
比如說水仙宮一帶的傳統味,大概都是早上七八點開門,賣到傍晚五點多最晚六點。如果是要吃香腸熟肉,大致是午間十一點左右到晚上八點左右。所以晚上十點左右想要吃宵夜,以為到處都有得買香腸熟肉來解饞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從這點也可以想見台南人捍衛美食的決心,堅持食材特選、新鮮,堅持製程、賣完就收攤,不會為了要多做點生意而改變經營方針。
每一家香腸熟肉賣的東西都差不多,類似黑白切,大概都有鯊魚、粉腸、香腸、透抽、菜頭、豬的上上下下裡裡外外…之類的。
最後一天的早餐,一定要格外豐盛才行。
就在街轉角的克林台包。這個圓蓬蓬的香餅,我以為口感是酥脆的類似牛舌餅,結果跟我想像的不同,內餡一樣是糖蜜的果然有香,聽講台南人作月子要吃這個哩。
肉包個頭很大,內餡也很豐富有料,豬肉蛋黃香菇還有其它吃不出來的料,風味很有古早味。
老店新舖的第三代虱目魚丸。號稱是台南的第一家魚丸店,老店歷史悠久不言可喻。不過乾淨的店面及數種套餐又很有現代化經營的優點,讓客人覺得很開心的選項。
- Jun 09 Sat 2012 23:58
台南小旅行 -- Day 1 安定 / 新化 / 山上 / 台南市區古蹟巡禮
到了台南,除了吃吃喝喝之外。中間還是要夾一些行程來消化一下,才有力氣可以吃更多。XD
台南的南安國小,裡面有南安公學校校內神社。神社本殿的位置現在是小型的孔廟。
附近有一些石碑及石燈籠的殘件。
校園裡有少見的二宮金次郎的雕像。二宮算是好學兒童的代表:「砍柴又搓繩,草鞋作不停。父母好幫手,幼弟照料勤。兄弟友愛深,雙親盡孝心。二宮金次郎,世人好榜樣」一面揹柴一面還要看書的模樣擺在學校裡,希望可以當作小朋友努力向學的好榜樣。
不過現場沒有半點字樣的說明,我懷疑現在的小朋友對二宮的故事有多少瞭解,更不要說能不能感同身受了。
新化尋常小學校奉安殿。
日治時期,台灣各學校建有奉安殿或設立奉安庫 (保險櫃) 專門供奉日本天皇御真影 (天皇夫婦玉照) 及明治天皇頒布的教育勅語。每逢重大節日,即會取出教育勅語並朗讀。而台灣現存較完整的奉安殿包括 : 三叉公學校奉安殿 (苗栗縣建中國小) 、新化尋常學校奉安殿 (現移置新化國小圍牆旁)、花蓮港廳壽尋常小學校 (現在成為花蓮縣壽豐鄉共和村的福德祠)。
- Jun 09 Sat 2012 22:42
食記 -- 台南市‧原沙淘宮廟前碳烤海產 / 莉莉水果店
- Jun 09 Sat 2012 15:52
食記 -- 台南市‧阿松割包 / 富盛號碗粿 / 金得春捲 / 石精臼蚵仔煎 / 集品蝦仁飯 / 林家魚皮
來到台南,有太多精彩的美食正在向我們不停招手呢。哪可能放棄美食之都台南一家又一家的美味呢?跳過飯店平淡無奇的早餐,我們來到水仙宮市場享用美味又豐盛的早餐。
阿松割包算是這一角向隅最多次最扼腕的一家店,因此車一停好馬上就靠過來買它個兩盒。
阿松割包有三種口味,普通、豬舌、跟瘦肉。熬煮入味的滷肉,好像是用紅糟煮過的樣子,又有淡淡的中藥味。吃起來香香的又不太鹹。
跟一般割包的配料有點像又不太像。一樣有酸菜,但沒有花生粉跟香菜,多了醃過的蘿蔔片提味,還有獨特的花生醬,香味上就有不少層次了。肉片都很大塊厚實,重點是割包的麵團好Q,老爺說這好像是可以拿來作麵包一樣那麼軟Q又有彈性,難得可以吃到割包本身也令人印象深刻的。這一品從外皮到內餡到醬料,都有非常獨特的風味,搭配在一起卻又那麼剛剛好。只能說:讚啦!
阿松割包旁邊有賣青草茶的店,所有的原料一應俱全都放在看得見的地方,有種真材實料的感覺。
富盛號碗粿也是上回向隅的店之一。金害,路口三角窗的這幾家店都是我嚮往很久一直嚷著要來吃的,每一樣也都跟澱粉脫不了干係…唉!
- Jun 08 Fri 2012 23:56
食記 -- 再訪阿裕牛肉湯
不知道是第幾回到訪台南了,到台南什麼都可以不吃,不過阿裕牛肉湯卻變成一種必然的儀式,完全不可以錯過。
好久沒有安排的這次小旅行自然也不能例外。梅雨季加上地球暖化,今天的天氣從悶熱變成綿綿小雨,再變成暴雨(高速公路上因此發生好幾起追撞車禍),又變成雨後彩虹…不過阻擋不了我們南下尋牛肉湯的決心。
熟門熟路的兩小一入座就開始嗑起無限續碗的魯肉飯。
剛燉煮好的牛尾看起來好簡單又好美味。(Mason 說我拍這張照片時的表情一整個眉開眼笑…有嗎?我有那麼明顯喔?-- 心虛)
醬料區自取,愛怎麼調醬就任憑自己的創意發揮。偏甜的醬油膏跟薑絲怎麼可以那麼對味?生氣!
用大量的牛骨牛筋跟蔬果熬成的湯頭,一點調味料也沒有加,那股鮮甜就是講究的食材加上老板的手藝調理出來最自然的風味。這湯喝起來有種類似喝豬腳湯時因為膠質太多嘴唇會被黏住的感覺,證明這湯裡面全部都是膠質。
- Jun 08 Fri 2012 23:49
鐵路節參觀天皇‧總督‧總統花車
不記得哪一天開始,黛西我也變成不算很認真的鐵道迷一枚。小時候被黛西爸的大手牽著,沿著中和線的鐵軌一路走到外婆家去,或許就是我最初的鐵道記憶吧。
鐵路節總有一些活動,不外乎是把舊車頭拖出來亮相。大半要提前預約才能限量參觀,或者是要早起跟一堆比我認真幾百倍的鐵道迷一起擠著參與,一面還暗自羞赧拍照的傢俬不如人。
一早老爺說:走~咱們來去七堵機務段。已經約好了要去參觀太子花車、總督花車。喜出望外的我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老爺有個舊識有門路帶我們去參觀的咧,簡直太開心了。
鐵路節的布旗。
國寶級的花車就擺在這特種車庫裡面。
SA4101古老的木造車廂用檜木、柚木製成,至今仍維持相當的光澤和氣味。一走近就有股檜木的香味。
鐵路局除了是慶祝鐵路節之外,也慶祝台鐵CK124列車與日本JR北海道「冬季濕原號」締結為姊妹列車,因此邀請JR北海道釧路支社社長及鐵道迷組成訪問團搭乘CK124列車遊內灣,以及參觀國寶級花車。也因此我們得以在日本客人中間打混。
- Mar 11 Sun 2012 22:37
食記 -- 橘色涮涮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