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第幾回到訪台南了,到台南什麼都可以不吃,不過阿裕牛肉湯卻變成一種必然的儀式,完全不可以錯過。
好久沒有安排的這次小旅行自然也不能例外。梅雨季加上地球暖化,今天的天氣從悶熱變成綿綿小雨,再變成暴雨(高速公路上因此發生好幾起追撞車禍),又變成雨後彩虹…不過阻擋不了我們南下尋牛肉湯的決心。
熟門熟路的兩小一入座就開始嗑起無限續碗的魯肉飯。
剛燉煮好的牛尾看起來好簡單又好美味。(Mason 說我拍這張照片時的表情一整個眉開眼笑…有嗎?我有那麼明顯喔?-- 心虛)
醬料區自取,愛怎麼調醬就任憑自己的創意發揮。偏甜的醬油膏跟薑絲怎麼可以那麼對味?生氣!
用大量的牛骨牛筋跟蔬果熬成的湯頭,一點調味料也沒有加,那股鮮甜就是講究的食材加上老板的手藝調理出來最自然的風味。這湯喝起來有種類似喝豬腳湯時因為膠質太多嘴唇會被黏住的感覺,證明這湯裡面全部都是膠質。
都在肩胛附近但又各有特色不同口感的牛肉片,有的鮮嫩、有的有嚼勁。老闆說因為每隻牛都不一樣,所以沒辦法像機器切冷凍肉片一樣切出每一盤都很整齊又一模一樣的肉片盤。原來一頭牛七百公斤,可以拿來清燙的只有2.5公斤。所以能被選來放在今天晚餐桌上的肉,必定是今天市場裡的極品。加上擁有庖丁解牛般工夫的老闆的好刀工,每一盤都讓我們只能靜默狂嗑,然後又讚佩不已。不停的互相說著:怎麼那麼好吃?
你看看你看看,是不是太過份了?
又來啦又來啦~~粉紅色的肉片柔嫩又有咬勁,弱不禁風但卻又有脆的口感… 叫我以後去別地方要怎樣吃牛肉哇???(搥胸頓足中)
這湯頭經牛筋與大骨、蔬果熬煮;上桌又經牛雜與牛尾加持;還有肉片與蔬菜的精華全部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好喝自然不在話下,每個人都牛飲好幾大碗。
鍋畢還不死心,還得仿造日式火鍋最後一定要以雜炊來畫下這一鍋的句點,硬是又倒了小半碗白飯進去熬煮。沒十來分鐘,小半鍋入味甜美的”牛粥”跑出來。
果然是個Happy Ending。
這麼美味的牛肉湯,我們幾個只好心滿意足的在道別時跟老闆娘約好:下次再來。
同場加映:
2009年3月第一回來訪阿裕
2009年11月第二回來訪阿裕
2010年7月善化阿春牛肉
2011年7月台南永林牛肉湯
2011年10月香港九記牛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