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到台南,有太多精彩的美食正在向我們不停招手呢。哪可能放棄美食之都台南一家又一家的美味呢?跳過飯店平淡無奇的早餐,我們來到水仙宮市場享用美味又豐盛的早餐。

阿松割包算是這一角向隅最多次最扼腕的一家店,因此車一停好馬上就靠過來買它個兩盒。

阿松割包有三種口味,普通、豬舌、跟瘦肉。熬煮入味的滷肉,好像是用紅糟煮過的樣子,又有淡淡的中藥味。吃起來香香的又不太鹹。

跟一般割包的配料有點像又不太像。一樣有酸菜,但沒有花生粉跟香菜,多了醃過的蘿蔔片提味,還有獨特的花生醬,香味上就有不少層次了。肉片都很大塊厚實,重點是割包的麵團好Q,老爺說這好像是可以拿來作麵包一樣那麼軟Q又有彈性,難得可以吃到割包本身也令人印象深刻的。這一品從外皮到內餡到醬料,都有非常獨特的風味,搭配在一起卻又那麼剛剛好。只能說:讚啦!

阿松割包旁邊有賣青草茶的店,所有的原料一應俱全都放在看得見的地方,有種真材實料的感覺。

富盛號碗粿也是上回向隅的店之一。金害,路口三角窗的這幾家店都是我嚮往很久一直嚷著要來吃的,每一樣也都跟澱粉脫不了干係…唉!

早上才八點左右,富盛號門口已經開始有人龍排起隊來,每一個人來買外帶都是十個八個的買,老闆會邊喊:這一籠只剩七八個了,後面的人還要再等十分鐘要下一籠喔!排隊的人跟等著內用的人一聽之後應該都有點小緊張吧。
魚羹先來,這魚羹用的魚肉一定很新鮮,因為嚐得出鮮美,因此這個羹好Q彈又很有口感,上桌前還加上筍絲跟薑絲,酸甜的調味很開胃。
好不容易等了十分鐘左右,新一籠的碗粿又出爐了。看起來黝黑的外表,跟在北部常吃到白白的碗粿有完全不一樣的長相。
這裡的碗粿用的餐具不是叉子也不是筷子,是船槳形狀的竹片哩。這對我們也是一種很新奇的經驗。

其實饕客就不難想像為什麼吃碗粿要附的是竹片。不僅可以拿來把碗粿切開,還可以用竹片從碗粿底部挖一下把碗粿立起來讓更多部位沾到醬汁,另外也可以一戳就把碗粿叉起來吃,其實是考慮周全的多功能武器。
當然啦~也可以拿這個竹片來跟隔壁的人來個小小角力,果然很多功能。

金得春捲,跟富盛號及阿松割包並列為台南庶民美食的鐵三角。豐富又清爽的滿滿好料,用QQ的麵皮包起來,外面還要再乾煎一下,一方面是用來封口,一方面是用來增加一些酥脆焦香的口感。

大口咬下好滿足,高麗菜吃起來很清甜,口感也很清脆。花生粉的香甜,加上內餡不知道哪一味有大蒜,混搭起來竟然如此速配。如果我住在台南的話應該每天都會想來買這個當飯吃,清爽的一品很適合今天這種悶熱的天氣。

台南人真的好令人羨慕,一大早就有各式各樣的五星級美味等著要把一天的元氣喚醒。光這一點就讓我有種移民台南的衝動。

這一角太美味了,中午我們又跑回來吃同樣位於國華街的石精臼蚵仔煎香菇飯湯。(這時候富盛號排隊的人龍有增無減…好利害啊)

米飯上加了滷煮過的肉絲、香菇,還有筍絲跟蝦,淋上有瓜仔雞味道的高湯。甜甜鹹鹹的湯泡飯,老闆說這吃法是源自日本的茶泡飯,我覺得這吃法很符合孩子們吃不下飯的時候的需求。

加了類似擔仔麵用的肉燥的蚵仔煎,外皮焦香,裡面的青菜跟豆芽都很清脆,表示老闆的火力掌握得剛剛好。外國來的客人站在店門前看老闆掌廚也看得津津有味。

驅車往海安路找蝦仁飯。

這蝦仁飯有點類似炒飯又不像燴飯那麼濕軟。蝦仁的原味跟柴魚高湯混進飯裡面,口感剛剛好。
柴魚高湯嫩煮的鴨蛋湯,硬是比一般的蛋花湯多了幾份蛋香。

找了一下林家魚皮,才發現它已經搬家不在海安路上了。還好也在附近走路可到的範圍裡。

平常有機會就會去找虱目魚來吃的老爺跟我,來到台南豈有入寶山空手而回之理。
煎魚腸、魚皮湯、油條。新鮮的虱目魚怎麼做都好吃。這個湯頭很得到孩子們的讚賞。新鮮的魚腸有點苦苦甘甘的,風味很濃醇。我跟Mason 說:一旦你懂得欣賞魚的內臟那種苦苦甘甘的風味的時候,你的段數離真正的美食家又跨近了一大步啦!

煎魚肚。老闆的火候抓得很好,外皮金黃酥脆,兒子一入口就說:這是蝦味先喔?也太脆了吧。

一頓午餐吃到三點鐘,奢侈的庶民幸福。

同場加映:
2009 年11月台南之旅 阿堂鹹粥 / 包成羊肉 / 連得堂煎餅
2009 年11月台南之旅 阿明豬心 / 阿卿綠豆蒜
2011年7月台南之旅 進福炒鱔魚 / 圓環頂菜粽 / 金得春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魯啦啦&黛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