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直都在,只等著我們去與它相遇。
想著要去拜訪山毛櫸步道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但是因為去年的大雨一直封閉到前兩天才開放。時序進入十月中旬之後,我跟老爺就密切注意網路上有關於太平山山毛舉步道樹葉轉黃的訊號,只等山毛櫸樹葉變色之際我們就要啟程去拜訪。
往山頂的半路,風起雲湧。
雲海彼岸美麗的稜線。
海拔1840公尺的翠峰湖。
四季本有明顯的更迭。
天空藍得好透明。
樹枝上掛著松蘿。可以想像這裡的濕度極高。但也可以了解它所在的環境空氣必定純淨,未受污染。
山毛櫸步道。
平坦和緩,非常好走。
湛藍的天空上掛著一架白色的小飛機。就像孩子的童畫一樣。
頁岩。地質教室。石板屋的材料。
遠眺翠峰山屋。
美麗姿態的樹。從魔戒場景走出來的。
這一排的模樣像不像整齊行禮的waiter?
紅檜人工林。
林場遺址。
林場周邊總會有學校及其它設施,因應太平山林場林業建設所需,附近有大元國小。遠自索道起始點的古魯,廣至海拔兩千五百餘公尺的翠峰、晴峰的學童都是讀這所學校,也因為都在索道週邊,學童根本就是搭乘索道換乘蹦蹦車方可抵達學校,或是住校的。隨林業砍伐之興盛及衰敗,國小也跟著興盛,後來在1973年撤校。在網路上查到當年的學生在2008年時隔多日之後,還廢盡心思跋山涉水的回到原來的校址去”返校”。看到這段返校的紀錄讓人心裡好感動。
森林裡水氣很重,因此在檜木林底層有很多林下植物,很像森林童話的場景。
台灣杉。是台灣特有種。也是瀕臨絕種的樹種。
步道處處拍來都很美。
這裡步道中間還有著圓形的圖騰讓山友比較好行走。很貼心,也讓山徑多了一些不同的形貌。
這圓形的圖騰其實就是山毛櫸葉脈的模樣。好用心的設計。
苔蘚類植物往往長在不起眼的角落,但其實嫩綠的模樣還滿可愛的呢。
前2公里左右都是平坦好走的路,到這裡開始,地形起伏逐漸變大,階梯也變多了。(等等回程時上坡就讓我氣喘噓噓了)
附近的山頭都有些許橘黃、棕紅的蹤跡。一陣陣的霧不時飄來。
秋高氣爽的模樣。
步道後半走在稜線上山毛櫸林裡面。仰頭即可看見成片豔黃的山毛櫸。當視線穿過林間,望向其他山頭,還有雲海陪襯,景色真是美極了。
迎著一陣冷似一陣的東北季風,山毛櫸的樹葉都已經變黃了。
終於走到步道終點,這裡視線較為開闊,
對面的山頭有更多橘黃、棕紅的蹤跡。
雲霧不時飄進樹林裡。是變幻的圖畫書。
步道盡頭對面的山頭應該是銅山,想來山毛櫸也是正美。只可遠觀。
回程。剛過下午一點,山裡面的雲霧真像個淘氣鬼,一下子之間就讓人視線迷濛,看不清去路。
隨便路邊的樹頭都是神木級的。
窄軌運材鐵道的路基。
傾倒的鐵路轉轍器。
旁邊就是往大元山及古魯林道的路。乾草把路鋪得好蓬鬆。孤寂的小路,彷彿魔戒遠征隊下一秒就從山的那一邊翻山越嶺而來。
林鐵的里程碑。林鐵早就已經停駛了,就地取材的里程碑就好像是林鐵紀念碑一樣,看盡過往風華。
步道旁丟著兩輛登山車,顯然有山友騎車進來步道,對這些人過人的體力跟勇氣深感佩服。
空靈夢幻的場景,薄霧更增加了靜謐的感覺。
下到步道外面了。霧裡的翠峰山屋。
一路時晴時霧,到了太平山莊外面的岔路口,剛好看見這個多霧路段的牌子。
此言果然不假,後半下山的山路完全都是能見度3~5公尺的狀態。這一大段山路老爺開車開得滿頭大汗。
山毛櫸變色時間跟著氣溫跑,氣溫越低變色越快,但只要山區一下雨,雨勢又容易將山毛櫸打落,因此能看到整片金黃色山毛櫸的時間特別短。
山毛櫸步道這一整片黃金色的樹海,其實就是期間限定的秘境美景。
3.8公里的路程讓黛西我徹底運動到了,而想要親近山,親近森林的心情,更是徹底被療癒了。
- Nov 05 Wed 2014 23:33
2014 十一月兩個人的旅行 太平山 山毛櫸步道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