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次去長安西路找碗粿之家,回程穿過小巷從華亭街去開車,路上忽然聞到一股好濃的柴魚香味。
自從在嘉義吃春餅有柴魚湯,吃炒鱔魚麵也有柴魚湯可配之後,老爺跟我對於柴魚高湯的喜愛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在台北的街頭,早餐時分可以遠遠就聞到濃濃的柴魚湯香,對我們兩個來說也是一種很特殊的經驗,說什麼也不能放過這樣一家店(攤子)。因此,今天造訪這家「川香亭」完全是被嗅覺帶領而來的。

位置就在華亭街黑點雞肉跟長安西路碗粿之家中間的小巷裡,碗粿之家原來的攤位還擺在身旁呢。華亭街本來就不是一條熱鬧的街道,這麼一個小攤子位置更是完全不起眼。
勘亭流字體的招牌很有日本味。恕我就根據這塊招牌將店名稱為「川香亭烏龍麵壽司」。

菜單,其實只有簡單幾種東西:鍋燒類(可以煮烏龍麵、意麵、油麵、粥、米粉…沒完沒了各種都可以)、壽司、味噌湯、黑輪。
湯味特佳 黑輪隨意。看來這是老闆的對聯。

鍋裡的黑輪,有啥就切啥。一面跟老闆點粥,一面夾了些黑輪來嚐嚐看。

坐在攤子前的我們,就正對著老闆小鍋煮麵的爐子。本來不好意思把相機拿起來的我,想了一下,還是跟老闆先打個招呼再來拍,也比較有禮貌。
「阿伯~我要照相喔」目測年齡至少有七十歲的阿伯露出靦腆的笑容:「無啥好拍的啦」「阿伯我拍鍋子啦!哩欲給我拍嗎?(你要讓我入鏡嗎?)」阿伯笑笑搖搖手,我想還是不要讓阿伯尷尬吧。照片中的手是一雙作事的手,飽經風霜努力打拼的手。
小鍋子裡正在一碗一碗現點現煮。黛西用很破的台語想辦法跟阿伯搭訕。(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喜歡這位靦腆又很寡言的阿伯,就更想要逗阿伯說話,不過阿伯的話真的很少)問了一會兒,知道這攤子的營業時間是早上六點半到中午兩點半。
早上六點半營業,那不就要很早起身來準備?阿伯說要四點多就起床,倒不是柴魚湯頭要慢慢燉煮的原因,而是因為有很多事前準備的工夫。(黛西很想跟阿伯說,阿伯可以睡晚一點再起床,賣中午跟晚上或兼賣宵夜,這樣營業時間更長客群也不同生意應該會更好,而且還可以睡飽一點,不是比較好嗎?不過再一轉念,阿伯開這個攤子不一定是要大賺錢的,我用這種能賺錢的思維來思考營業時間,一定不符合阿伯的需求,我還是閉嘴乖乖吃我的早餐就好)

大鍋子裡兩大包柴魚正在小小火熬煮著高湯,就是這鍋高湯飄出來的香味,把老爺跟我逮過來的。

攤前擺了不少的壽司,款式有好幾種。以這份量看來,阿伯的壽司賣40塊有點過份…的便宜。
我們坐在攤前不到半小時,就有好幾個客人上門來買壽司,顯然阿伯的壽司有其獨到之處,下回來一定要嚐嚐看。

滷煮得很入味的蘿蔔,被高湯染了顏色。可以吃得到高湯的味道跟蘿蔔的甘甜,加上醬汁更是美味。牛蒡甜不辣本來就是黛西喜歡的口味,鮮美的魚漿跟有特殊香氣的牛蒡是絕配,煮成黑輪也是非常入味。

之後不過癮我們又追加了海帶捲跟豆腐的黑輪,也是簡單又美味。老闆的辣椒醬是類似華視甜不辣的辣椒醬那個路線的,鹹香的辣椒醬辣得非常過癮,也很可以提高食物美味的程度。嗜辣的老爺非常開心很enjoy這個辣椒。

我的海產粥煮好了,熱騰騰的上桌。濃濃的柴魚湯香味繼續源源不絕飄出來。喝一口湯頭,甘甜美麗。招牌上的對聯說湯味特佳,一點也不錯。
料多的這一碗粥,魚丸(虱目魚丸)、竹輪、魚板、蝦子、蛤蜊、肉片、花枝…驚死人多的料,滿滿一大碗。一點油花也沒有,吃起來完全沒有負擔。海鮮十分新鮮,並沒有因為這一碗粥只賣55元,用料就清清菜菜,海鮮如果不新鮮或用了次級貨,其實一吃就知道。加了蛋之後只多5元,就有半熟的蛋包在粥裡。口感恰到好處的蛋包,不知道阿伯怎麼煮的可以那麼剛剛好。
說到這,大概也因為阿伯賣的東西都不油,周遭環境其實很乾淨。煮柴魚湯的木頭鍋蓋看起來很有歷史了,連木頭都變形了,但還是乾淨異常,叫人增添不少好感。

慢吞吞的吃這一碗大份量的海產粥,把美味的湯喝得一滴也不剩,就是對阿伯手藝致敬的最好方式。這一碗粥,可以吃出美味,也可以吃到阿伯準備美食的心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魯啦啦&黛西 的頭像
    魯啦啦&黛西

    魯啦啦&黛西 ‧ 一家笑嘻嘻

    魯啦啦&黛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