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難得的夏日偷閒,只有我和老爺的旅行。照樣起了個大早出發。

沒有什麼人的虎頭山公園,我和老爺來看不嫌煩的通霄神社。
一の鳥居和社務所。

社務所。之前來時好像還有人住在裡面的樣子。這次來好像沒人住了,但似乎沒有整修過的樣子。

改成中式房舍的忠烈祠。是原來的拜殿。

幣殿。及後方的本殿基座。

從參道再回望一の鳥居和社務所。

這附近還有個原(日露戰役=日俄戰爭)望樓紀念碑,戰後改名為臺灣光復紀念碑。這回來時剛好附近在施工,就不上去了。待我把以前的照片找出來唄。

往台中方向前進,這路名好有趣,叫「龜殼」。問:ㄟ同學~你住哪?答:我住龜殼。
感覺起來很爆笑的對話。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答的人故意來亂的。

臨港線的鐵路平交道。這條線感覺上還有在行駛,哪天來查個時刻。

到清水來覓米糕當早餐。一停好車看到對面沒有開的小店有賣:當歸土虱、炒青菜…不稀奇。什麼?炒土虱胗,這可就沒見到過了吧。只可惜小店還沒開,要不然依我和老爺的個性一定要叫上一份來看看到底長怎樣。

咱們不去觀光客多的米糕店,聽講這家米糕榮才是在地人的最愛。

左上:豆腐湯。右上:肉羹湯。左下:米糕。右下:乾蚵仔。
這豆腐湯好像到了彰化配肉員我才第一次吃到過,便宜又好吃的庶民風格。肉羹是清湯不是勾芡的,肉片薄薄的沾粉不裹魚漿。米糕是一粒一粒都有嚼勁的糯米飯,但是跟台南米糕又完全不同的風味。乾蚵仔最酷了,不用裹粉直接川燙,粒粒都飽滿肥美,加上薑絲醬料跟鹹菜來配,爽口又獨樹一幟的風格。

放眼望去果然是在地人的最愛,平日的早晨卻有川流不息的人氣。不過在地人好像點乾麵的比例更高。
後來經過各大雜誌網路報導的米糕名店,結果店內空無一人。

牛罵頭遺址,這個若干年前也帶孩子來過。

當時不知道這條長長的階梯(稱為神社崎)就是往清水神社的參道。

階梯上方右側的清水街震災紀念碑,紀念昭和10(1935)年4月21日發生的關刀山大地震所死傷的民眾。(舊山線魚藤坪斷橋就是因為關刀山大地震而垮下來的)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是個舊軍營。我們來的時候大門深鎖著。兩次來都沒有進來裡面看神社的遺跡。

隔著圍牆拍裡面的兩隻狛犬。



路上繼續亂逛亂拍。東坡路,愛吃東坡肉的人住的路。

雲林的樹仔腳天主堂。又一座中式建築風格的天主堂。

中國式八角型之聖堂。

結實累累的樹,腳踢到掉下來的果實我才注意到它是顆楊桃樹。

距離地面只有十公分高的地方也可以結果。



這個亭子也有中西合璧的風格。



120週年的樹仔腳天主堂,由在台灣中部活動的天主教士先於彰化埔心建羅厝天主堂;光緒2年(1876)又於大林沙崙建堂。羅厝和沙崙兩地的神父也常騎馬或步行往來兩地傳教,路途必經樹仔腳渡口,乘坐竹筏渡越濁水溪。因此就在樹仔腳渡口這邊開始傳教,因此這樹仔腳天主堂也是雲林縣第一座天主教堂。
遇見一位修女,見我們兩個異教徒上門來指指點點亂拍照,也不生氣,很和藹的微微一笑,叫我們慢慢看。

建於民國2年的西螺分局二崙分駐所。日式磚造風格的建築。

看背後就知道空間太小不敷使用,有不少加蓋的痕跡。有一些地方還可以看到警察歸檔資料的註記。

後方還有木造的警察宿舍舊址。

老爺說雲林的古蹟算是相當多的,列了一大堆歷史建物。但可能礙於時間/人力/物力/經費,沒有能一一好好維修,有一些就擺著慢慢沒於荒廢。

雲林二崙的水神祠。東問西問沒有在地人知道這在哪裡的。後來好不容易問到一位大哥,大哥說大概是在某個方向,「不過那邊算是荒郊野外也」。我們的行徑在當地人眼中看來應該只能用怪咖來形容吧。

水神祠正面,造型特殊的屋頂。

另一面還可以看到有玉(瑞)垣保留著。

虎尾這邊在日據時代有機場,因此國民政府時代接管了機場之後,就把空軍跟眷屬都帶來這裡了。以前還是個很重要的基地咧,也帶動了當地的繁榮。(虎尾機場的舊址網路上頗有好些人去找過,用google earth衛星圖或實際訪查的都有)
這附近有建國一、二、三、四村。眷村幾年前改建後,現在只剩下一些少少的眷村遺跡嚕。前次來還可以看見一些圍牆的政治標語跟老房舍,這次來眷村的模樣少得非常利害。建國二村門前的牌樓。

這條綠蔭大道倒好,夏日炎炎,如果每天都能經過這麼一條綠廊道,心情一定格外舒暢。

雲林土庫的怪人花枝鱔魚麵。

老街好吃的東西都是挨著廟旁邊生出來的,這裡也不例外。

賣的東西還算單純,不過仔細觀察才知道每一碗都是現點現煮的。

咱們叫的是花枝跟鱔魚綜合的麵。花枝很大塊,有點像士林夜市生炒花枝羹的感覺,只是配料大不同。鱔魚跟上次在台南吃的一樣,肉大塊又新鮮,沒有半點魚腥味。搭上五印醋、撒上辣椒粉,一整個叫人欲罷不能。

兩人合吃一碗麵的目的當然是還要留點肚子,老爺想吃這家老店的當歸麵線。

菜單上滿滿的當歸,底下還有分切盤類跟吃飽類(飯為什麼一碗也十塊,半碗也十塊??白飯也十塊,魯肉飯也十塊??不理解)。

每桌上都有當地工廠產的醬油膏跟辣椒醬。看那LOGO就知道頗有歷史,但一初見面,還不知道為何每桌都要擺上這哼哈二將。

鴨肉麵線、米血。跟剛剛那兩種醬。鴨肉煮在當歸湯裡當然滋味是好的,不過沾了醬之後,才更驚為天人,把鴨肉的好吃都激發出來了。我跟老爺這才趕緊膜拜,俯首對剛剛初見面的沒有敬意表示失禮。好利害的兩味醬!

當歸水血湯(鴨血),滿滿一整碗都是料,還有一大把不用錢的薑絲,保證讓你吃到翻過去,嘴巴裡還都只留下當歸湯的味道。

以前的土庫鎮公所。昭和年間的日式建築物。

虎尾郡役所。
日治時期台灣西部設「州」,東部及離島設「廳」。州下設「郡、市」,郡下設「街、庄」,為「州-郡市-街庄」的三級制行政區域。
現在用做雲林布袋戲館,不過公家機關休太大,周休好幾日,來的時候是休館的狀態。

郡守官邸,兒童故事館,一樣沒有開門。

修整得很不錯的日式木造房屋,房簷上掛著滿滿的晴天娃娃,很有童趣。

正面不對稱的造型。

與郡役所毗鄰而居的合同廳舍,合同廳舍為日治時期警察與消防的聯合辦公室,所以取名「合同」。另外,這棟建築也是日治時期虎尾最高的建築物,登高遠望即可看到哪裡失火。

這裡今天是有開放參觀的,裡面的工作人員很客氣招呼我們進來看。
原來在一樓只看了這個消防滑柱,看到消防隊的特色了,覺得沒其他東西轉頭謝過就要走了。工作人員說:二樓還可以上去參觀啊!有一個保管箱黏在牆壁上,你們可以去看看…我們聞言急忙再上樓去。

嵌在牆上的保險箱,上面分明就是五七の桐的紋飾。這麼一來就推想保險箱裡放的也許不是金銀珠寶,而應該跟奉安殿裡放天皇的教育敕語是類似的用途。
一樓的工作人員開玩笑的說,大家都問說怎麼不把保險箱打開來看看啊。不過因為鑰匙沒有被交接到,所以怎麼也打不開了。

從二樓看消防滑柱,完全就是個電影的廠景。火災警報一旦響起,消防隊員就要用最短時間著裝,然後從二樓滑下來趕緊去救火……現在的消防隊也有這樣的設備嗎?

日式的房屋總有些雅致的設計,在樓梯轉彎處也不會死死板板來個直線轉角的。

親切的工作人員鼓勵我們爬到頂樓的瞭望台去看看,只要我們小心一下腳邊的木造圍牆,恐年久失修,要我們小心別靠在上面。
登高一看,視線極好。果然是當時鎮上最高的建築物。街的對角就是郡役所。

圍牆上不但有喇叭,也有探照燈,十足的消防隊裝備。想像以前也許晚上是要派員守夜的,好在第一時間保護大家的安全。

合同廳舍的附近也有糖鐵的一些遺跡,日治時期開始就有糖廠、診所、理髮廳...等舊時的生活場景都在同一排。有些整修好了,有些還待整修,所以這一排房子有些新舊參半的感覺。
整修過的糖鐵虎尾車站。裡面變成餐廳了。這裡有位小張兄的部落格,可以看到舊虎尾車站的影子。

兩個人的旅行倒也好,愛看啥愛吃啥,也不太需要在意孩子們喜歡的跟我們不見得一樣。
今天兩個人的旅行下半段,到東海藝術村去找老爺的好朋友。又是一趟令人歡喜的溫馨之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魯啦啦&黛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