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到中彰亂亂走,除了扇形車庫之外,另一個重點就是鹿港。尤其是費時修復的龍山寺,是黛西嚮往已久要來拍攝的景點。
咱們昨晚投宿的鹿港立德附近就有這樣的穀倉,牛眼窗是個特色,可惜修建得不錯卻沒有開放參觀,有點變成蚊子穀倉了。希望這只是因為今天星期一的緣故。
鹿港車站。日治中期,鹿港有二條兼辦客運的糖業鐵路,一條通往現在的彰化市,另一條則通往溪湖鎮的溪湖糖廠,日治時期,由於這兩條糖鐵分屬於不同的製糖會社,所以有各自的車站,現今看到的重建後的台糖車站是要往彰化市的糖鐵。
很夠意思的擺了一台台糖小火車來應應景。這是從岸內糖廠調來的車頭。
到了鹿港要看古蹟也要顧肚皮,秉持著「邊玩邊吃‧邊吃邊玩」的精神就對了!
這是龍山魷魚肉羮。湯頭很鮮美,羮也很好吃。上面還有一種感覺類似魚酥的炸五花肉(也像炸紅燒肉炸過頭一樣)的東西很特殊。吃完出來才看到原來炸五花肉時的副產品那個麵糊屑屑炸得金黃酥脆一大鍋可以自己拿來加在羹上面。
走著走著來到龍山寺。
台灣有好多個龍山寺,有淡水龍山寺、萬華龍山寺、鹿港龍山寺、台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顯然它們都是從同一座龍山寺分香來的寺廟。
1653年建立,1786年遷到現在的位置,經多次重建的龍山寺,被認為是現在在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清朝建築物。也是一級古蹟。
黛西很喜歡龍山寺除了是個古剎之外,沒有鮮艷華麗的油漆與水泥雕塑也是個令人歡喜的重要原因。只單純的復原,以古蹟現存的樣貌保留的這一種態度,是黛西很喜歡的方式。(我很怕古蹟越修越新哪!)
走近一看就可以看到古蹟修復的用心與辛苦程度。這一根柱子上坑坑巴巴的都是修復的痕跡,在其他的廟也許就直接把舊的福杉打掉整個換新的,不過這邊則是要把能用的木料盡可能保存,但修復的痕跡則予以保留,對於後代來說是個很好的教材。
比例完美對稱的五門殿。
突出的戲台,重重屋簷形成美麗的層次。
龍山寺的正殿面寬五開間,屋頂為重簷歇山式的建築,殿宇非常的高聳,高度近12公尺。顯得異常的宏偉莊嚴。
供桌上擺著少見的擺飾,原來是用紙錢摺的。這也算一種民間藝術吧。
後殿採五開間單進格局,由於興建時經費拮据,故僅施以髹漆,而未彩繪。由於到後進的人潮也少,反而形成一個靜謐的角落。
香煙裊裊。
龍山寺戲台上方的藻井結構,為全台首屈一指的作品,龍山寺的八卦藻井設立於戲台,除了一般藻井的裝飾作用,避免火災的意喻之外。也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另外「八卦」也有鎮邪、平安之意。(這些意味深長的設計,在現代的建案中,幾乎不會再有機會看得到了)
摸乳巷。更往裡面走巷子更擠更窄。
從摸乳巷出來正好見到很有意思的觀光三輪車。(如果騎車的阿伯戴個斗笠穿個唐衫,應該會更有味道吧!想起東京淺草雷門前的三輪車夫了)
老全豬血麵線,不是糊糊的麵線,是清湯路線的。油蔥酥好香好香。店裡也有賣高麗菜飯,下次來要叫一碗來嚐嚐看。
鹿港有三多:古蹟多、小吃多、人文匠師多(目前台灣國寶級的匠師有36位,單單鹿港就佔了6位。)
果然是古色古香的城鎮,隨便巷口一站就可以看到理髮廳的屋頂上也有寶塔。
防止秋冬九降風吹襲的九曲巷。
十宜樓。是橫跨金盛巷(九曲巷)使東西二樓相連的跑馬樓。騷人墨客在這裡聚會。光從今日光景有點不好想像當時的風雅。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辜振甫先生的故居。
咱們來的時間不對,正好遇到要閉館了(雖然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中午十二點就要把大門關起來)只能見到外面這座文藝復興時代後期巴洛克式建築。從建築的外觀的樣貌與設計之精細,可以想像主人家不可一世的財力。
上回來也是向隅,正好留些理由好讓我們再找機會回來拜訪鹿港。
擠在警察局後院的甕牆。
到鹿港不免俗要來玉珍齋扛些伴手回家。創立於清光緒三年的店,果然相當相當有歷史。
香火鼎盛的天后宮。鹿港天后宮是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此尊神像二媽是清朝大將施琅將軍帶來的。湄洲媽祖因香火鼎盛,香煙裊裊,使媽祖聖像薰染成黑色,故又稱「黑面媽」。
聽說龍山寺曾經為日本人傳教所用,因此有段時間民眾比較沒有親近。(也因此對於古蹟的保全反而有不少幫助)天后宮也是歷史悠久的廟,不過可以看得出來完全深入民心,因此香煙超級大,超過繚繞的程度了吧。
疑?只差一條巷子,這裡怎麼又一個天后宮??原來鹿港有兩個天后宮咧。這裡的外觀看起來較新穎,香客較少。與中山路超人氣的天后宮相比,相差甚遠。這個又稱為新祖宮的天后宮因為長年經過修建,所以外觀已無舊狀,但是這裡是全台唯一由乾隆皇敕建的媽祖廟喔。
廟門口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石碑,顯現出全台媽祖廟所僅見的崇高。只不過這個嶄新無比的石碑是後來重作的囉。
這個地位很高的媽祖廟,反而見不太到古蹟的味道。
鹿港公會堂,這裡的對面本來是港口咧。現在港早就不見去。跟宜蘭頭城盧宅前面的頭尾港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老街亂逛,突然瞥見有店家擺著烏魚子在賣。也是少見的鹿港風情吧。黃澄澄的烏魚子,看來好美味呀~~
半邊井。井的一邊在住家圍牆內,另一邊在牆外。舊時只有富人有錢能鑿井取水,因此鹿港富人將井鑿在靠近家中圍牆旁,一半位於圍牆內,給家人取用;另一半則位於圍牆外,讓路人或窮人能夠取水,甘露均霑。這也反映了敦親睦鄰的美德與主人家慈悲敦厚的性格。
離開老街沒多久,天空越來越陰霾。前往取車的路上,雨忽然大滴大滴的如西北雨狂飆而來。好一陣子沒有碰上這麼突然又這麼猛烈的午後陣雨!
由於是連續假的最後一天,不敢在鹿港耽擱太久,我們上路往北走。不過老爺認為兩條高速公路都會塞車,最好是能夠避開。所以我們就在西濱附近一路北上,繼續邊走邊玩。
海線五兄弟之新埔車站,座落在海邊的小小車站。大概因為是連續假,所以乘客比前幾次來訪時多了一些些。
優美的牛眼窗。
聽說最近有一本繪本叫做「長著眼睛的火車站」,就是在講這五個長著大眼睛的火車站。改天來去找來讀讀看。
從車站的高處遠望,不遠處就是海邊了。
海線五兄弟之大山車站。
大山車站的眼睛要從背面才看得到。
順道拜訪目前僅存的唯一檜木建造的香山火車站。
用阿里山的檜木作為建築材料,「入母屋造式」的屋頂(屋頂左右兩邊的山牆部分,叉出三角形底邊等寬的屋簷),整個車站相當具有日式特色。而又跟海線五兄弟略略有些不同。
來到香山火車站,不免站內站外跑來跑去忙照相。在這裡遇到最盡責的站長,只讓我們站在月台附近拍照,連樓梯也不可以上去。比起來其他車站的站長都相當的隨和,我們怎麼亂跑亂照,走出站來打個招呼就沒事了。年輕的站長相當忠於職守,因此也讓我很尊敬他對自己專業的認定。
沿著海邊往前開,車子一陣多一陣少。一面聽路況廣播,這個下午應該是全台都在大塞車吧!邊走邊玩的我們,沒有選擇高速公路北返果然是個好決定。
來到新竹南寮的濱海自行車道附近,老爺看這邊有個漁港,心想就彎進去看一看唄。
沒想到來得正巧,正是定置漁場拍賣魚獲的時間。看到這塊牌子,黛西連滾帶爬趕緊拎著相機用跑的。
熱鬧滾滾的賣場,我還以為是用喊價拍賣的咧。
原來白板上把各式漁獲的價錢都標得清楚,要什麼魚的人就自己去找。
選好了魚就拿來前面秤重、登記、收錢、包了就走。
黛西選了一些鯖魚,一些竹筴魚(上面那一籃)降子一百元。(有沒有算錯啊?這麼便宜)
還選了另一種魚叫白口的,也是十幾尾魚一百五的樣子。嚇死人的便宜。不過買這種魚沒有得殺,只能拎回家之後拜託媽媽幫忙殺魚。
我們才來不到十分鐘,八成是剛剛那一群買魚的客人七手八腳就把魚選好買好了,一下子就全都鳥獸散,人都跑光光了。只剩下老闆在指揮外籍漁工做善後工作。從來沒有這樣子買過魚貨,這種模式倒很新鮮有趣哪。
西部的海邊,不是有著大風扇,就是這樣一望無際(遠處有一點點矮矮的蚵架而已)。跟東部的海邊大相逕庭。不過各有各的風景囉!
走完了這一段西濱之後,忽然遇到大塞車大約兩小時走走停停,時速大約二十公里不到。坐在車中的我們,跟旁邊的鄰居一樣,一起在車陣中納悶剛剛那麼順暢的路況跑去哪裡了。老爺好耐性,心知高速公路也好不到哪裡去,耐著性子慢慢開過這一段塞車的路段。
還好後來的路況都還算順暢,九點鐘左右,拖著疲憊的身體跟滿滿的旅遊的回憶,咱們又回到了甜蜜的家。
- Apr 05 Mon 2010 22:33
20100405中彰亂亂走 Day 3 -- 鹿港 / 龍山寺 / 天后宮 / 新埔車站 / 大山車站 / 香山火車站 / 海山漁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