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結婚之前不太吃辣的我,也不認識饊子是啥玩意兒。
結了婚之後,才慢慢開始認識外省美食。
饊子就是我很愛買回家的一樣小食。因為媽媽很愛吃這酥炸香脆、一碰就碎的一味。
所以只要見著了(例如在南門市場),總不可以忘記它。前回在商周上看到興隆路有一家老媽媽手工做的饊子,更是掛心著哪天經過就得要來嚐嚐。

相當不起眼的小店,其實我經過店門前好多次。只是沒有招牌的店面,如果不走近就不知道是在賣的傳統麵食。

這作為店內招牌的饊子,有種幾何的美感。

仔細一瞧店內果然有外省大娘在作饊子。偌大的盆子裡麵糰被切得跟蚊香一樣一圈一圈的,等等好搓長了準備入鍋油炸。

店前有兩個大簍子好醒目,問來招呼的大姐這是啥玩意。大姐說這是麥草編的,用來保暖的。
掀開一看果然微微冒著熱氣,烤蔥油餅只剩半張,不囉嗦全部入手。

說是烤蔥油餅其實是乾烙的。想到乾烙的麵食我總會想起以前當teenagers時,每回從西門町要搭公車回家時,中華商場最後那幾棟總可以見到老杯杯用個大鐺在乾烙肥肥胖胖的韭菜盒。以前年輕不懂欣賞這一流路的外省美食,但一遇到乾烙的麵食,腦海中總閃過中華商場的場景。
這蔥油餅跟一般路邊賣的油油亮亮、一大張對切再對切那一種的一點也不一樣。厚厚的餅是發酵過的那一種。
吃第一口覺得有點兒淡,再吃一口才覺得這樣的鹹淡其實剛剛好,不會太鹹一直想找飲料,蔥香芝麻香還有麵粉發酵的香味,越吃還越順口。而且這麵餅很有嚼勁很有彈性,簡直有種在吃PIZZA上面的CHEESE的感覺,老爺試著像吃PIZZA一樣,果然可以有點拉長。
兩個人你一口我一口三兩下就把半張餅解決了。這才發現買半張其實太少了,應該多買些回家跟媽媽分享才是。

還買了個韭菜盒,也是料多又飽滿。一樣是乾烙的作法,薄薄的麵皮夾上豐富的餡料,也是沒兩下就清潔溜溜。


回家給媽媽鑑賞饊子,據說是口感與香味兼具的好味道。媽媽說饊子就怕有股不新鮮的油耗味,這裡的饊子沒有這個問題,而且還多了股芝麻香。

最近很常在路邊看到「共匪餅」、「大陸餅」等等標榜內地口味的麵食,沒有親嚐過不敢隨便下評論。蔥油餅與韭菜盒這些北方食物現在也算是尋常口味了,不過這家徐州饊子真的跟一般蔥油餅與韭菜盒都不太相同,除了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也令我想起眷村的道地口味,與年輕時的記憶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魯啦啦&黛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