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遲來的網誌,中間有太多忙碌的事,還加上搬家。
等到搬好家了,東西都歸位了,也終於有時間坐下來寫網誌,這才發現我的記性跟我的黑頭髮一樣,已經越來越少了。
連假的假日,開往南投去露營去。
日式造型修繕完善的南投武德殿。
裡頭陳列著一些修繕的時候拆下來的一些日治時代的建材及照片。
武道館特有的鬼瓦。中間有個「武」字。造型也很威武,很像戴了盔甲的武士一樣威風。
武道館後方還有陶藝的陳設,這是大水缸防空缸。應該是用來埋在沙灘裡面躲空襲用的。拿來玩躲貓貓應該也不賴。
晃到附近的人氣美食--友德意麵。埋身在菜市場中間的小店,大老遠看到密密麻麻的人潮就知道沒有走錯路。
QQ的意麵裹上滿滿的肉燥醬汁,蔥花好像不用錢一樣那麼多。四個人連麵帶湯還有小菜吃到飽翻過去才兩百塊左右,便宜又好味,難怪是這附近的名店。
蕃姜醬??蕃茄加薑作的醬嗎?那不就有種南部吃蕃茄盤的風味??不過吃起來又不像。其實把名字用台語念出來比較有FU,「番姜」就是辣椒啦!所以蕃姜醬就是辣椒醬,降子瞭了吧。
南投中山公園。其實就是舊時的南投神社,不過一點點痕跡都不剩了喔。這幢好像是賣店,造型挺不賴的。
南投藍田書院。中部有不少書院,草屯有登瀛書院、集集有明新書院……一百多年歷史囉。
到處看看都是古味,殿堂、石雕、交阯燒…..三級古蹟果然有其不同的風範。
Well, 古蹟還是要有現代化的痕跡……跟現代接軌的最佳方式,孔老夫子應該也會贊同。
來附近繼續邊玩邊吃。大老遠看到一疊水缸高高掛 -- 扣仔嗲什麼玩意兒啊??
菜單:蚵嗲、肉嗲(沒聽過)、蝦嗲(還是沒聽過)…..簡單說就是個賣炸物的小店。排在咱們前面的客人足足買了滿滿兩大袋……嚇人哪!
努力做嗲中的老板娘,飽滿的料上面抹上一層薄薄的粉漿,等等連同手上這隻"傢俬"一起丟進油鍋去炸。
炸好了好大一球跟壘球差不多的size。現炸的咬一口,滿口鮮香,差點沒燙到。
碧峰國小大禮堂。舊時是公學校,日治時代的禮堂建築。兩側的連續造型很漂亮。
亂逛亂晃忽然在馬路邊看到登瀛書院的招牌,當然又晃進來看一看。
一樣是百餘年的歷史,不過跟藍田書院比起來,登瀛書院的風情更是樸素清麗。位置處在田中間,旁邊的田應該就是當時的「學田」。
走進來才發現這邊香火更為鼎盛,可能是接近指考的時間,這邊擺了不少准考證,也不時有學子跟家長進來拜拜,頗有種大內高手深藏不露的意味。
供桌上除了有八寶粥之外,還有菜咧。趕忙呼喚老爺過來瞧瞧,原來拜文昌帝君可以拿各種菜來供品,也有不同的寓意:芹菜:代表勤勞、勤奮,蒜:計算,蔥:聰明、耳聰目明,菜頭:好采頭,發糕粽子:高中,竹筍:順利,包子、粽子:包中。總之都是希望考生勤奮用功,一舉高中,金榜題名,得到好采頭。嘖嘖,名堂真多。
說時遲那時快,老爺居然在這裡偶遇以前帶過的學生,也來拜拜祈求考試順利。在未預期的鄉間偶遇,只能說世界真的很小。
Ivan 耍寶中。
新庄國小大禮堂,跟碧峰國小禮堂同為日治時期作品。長相有點像也有點不像,怪哉?
拜訪時純粹只是因為在資料上看到這兩個學校都是公學校,所以想要進來看看。結果現在寫網誌時才發現,這兩個學校的禮堂還真的有段「不解」之緣咧。原來日治時期草屯地區只有建造一間禮堂的經費,兩地都想爭取的情況下,地方人士最後同意新庄蓋禮堂的前段,碧峰蓋禮堂的後段來化解糾紛。後來好幾十年之後才又再另外撥經費補建完成,也算是遙遙相望的連體嬰建築。
耍夠了來到營地,南投有很多不錯的營地。這回也是孤狗比較很久,老爺說來個像汽車旅館一樣的,上層住宿下層停車的營地。聽起來很新鮮。地址在埔里的營地,名字也很特殊。
貪玩的我們,很常是比較遲才來到營地的那一組。我看旁邊的人都已經開始煮晚餐了咧。趕緊來動工搭營。
營地旁邊就有一大排浴廁,挺方便的也很乾淨。
其它人的營帳都已經搭好囉,營帳就搭在檳榔林間,很少看到這種景象。
完工了,下層停車上層是睡帳。炊事帳在下層的旁邊。架高的木棧台,感覺上晚上應該會很好睡。
稀哩呼嚕煮完飯也吃完了,一陣秋風掃落葉……忙著煮飯搶食物,露營的晚餐總是沒人有力氣記著要照相。
吃過晚餐來開始廝殺。非常小規模非常peaceful 的廝殺。
睡到半夜大約四點多,忽然開始下起雨來。第一回露營遇到下雨,滴滴答答的。醒過來之後,雖然還想要再繼續睡,不過因為掛心著等等不知道雨會不會越來越大,心情有點起伏。這時鄰居也被雨打醒,索性起來聊天。聊小孩聊家事天南地北的聊……我當然也就邊肖想要繼續睡邊參與了他們的討論。冏。後來頭好痛。
早餐後來去附近晃一晃,附近有個景點叫作「玉門關」。好大的口氣,風景想必很優。
河流穿過,創造出兩邊岩岸的風景。並不是那麼的雄偉,不過也算是個清幽的小溪谷。
回頭回到營地收拾營帳打包,雖然是下了一場雨,不過幸好營帳都還滿防水的,太陽出來後把營帳抖一抖,其實幾乎就全乾了。
然後來去九份二山看九二一地震的一些痕跡。即使是經過好幾年了,不過地震的那一夜,對每一個人一定都還記憶猶新吧!
傾斜屋。地是平的喔!為了照這張照片,抓水平抓了一會兒時間。這傾斜的房子完全就是地震的產物,但卻又非常巧妙的在震後還可以完整保存下來。也算是地震的一個見證。
氣爆點附近的山頭。遠方山頭的紅色鐵皮屋,原來的位置就在我們所站的地方,因為地震的關係跑到好遠的地方去,目測有好幾百公尺遠。
山頭上經過幾年了,有些地方仍然長不出草來。外露的岩理,清楚的顯示出地震的威力,岩石被大地推擠,扭曲傾斜,嚴重變形。
每回到這種地震園區,總是有觸目驚心的感覺。面對無情又不可預期的災害,我們還是時時緊握彼此,把握住每一秒的當下唄!
下山往市區走,上回來霧峰時林家花園還未整修完成。這回明明是已經完工了,不過卻是沒有開門的狀況,仍然不得其門而入。
覓食去。霧峰肉圓婆,賣肉圓、湯、也賣冰。
QQ的外皮跟飽滿的內餡,醬料好美味。是彰化肉圓那種路線的,店裡賣的大多是清爽的湯,正好可以搭配濃厚口味的肉圓。
在北部很少有機會可以嚐到豆腐湯,不知道地理界線在哪裡,不過只要是往南部跑大概都可以在小吃店看到它。我也多半會選豆腐湯,便宜的B級美食。
台中刑務所演武場。
日治時期武德殿是警察用的、軍方用武道場,演武場就是獄政系統使用的。供作警官、獄官習武之用(柔道、劍道)。
2010年底才整修完成的演武場,處處都有濃厚的日式風情。
可能因為是最近才開放沒多久還正夯的景點,遊客如織。
整修完成的日式房舍旁邊有日式宿舍群,判斷應該是監獄附近的司法新村之類的宿舍。(台北監獄旁邊也是一樣有司法單位的宿舍)
同樣年代的房舍,一個經修整恢復當日的華美,變成眾人拍照的場所,宿舍則還是依然陳舊,兩樣不同的遭遇。
巷弄間一幢破落的房子,不講還以為是哪家歇業的卡拉OK。
不過這可是日治時期的官署建築呢!大屯郡役所。
日治時期行政體系是州市郡街庄的等級。州有州廳(如台中州廳、 台南州廳), 市有市役所(高雄市役所、 台中市役所)、 郡設郡役所(如虎尾郡役所), 街有街役場(如新化街役場), 庄則設庄役場(如潮州、內埔 及溪湖) 大屯郡底下管烏日、太平、霧峰、大里、北屯、南屯及西屯等七庄。因此大屯郡役所也就是當時這些轄區地方的行政管理中心。現在只剩下羅馬柱跟拱心石,還留存著一點點當年的風華。
從大屯郡役所一轉,其實這裡離台中州廳(市政府)的後門並不遠,幾步路就可以到的距離。
晃到附近去買茶來喝。聽講揚名海外的珍珠奶茶就從台中發蹟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吃就對了。
幾年前跟朋友來台中時還在這排老房子改建的茶館中喝茶呢,今天一來樣子也不同了。好些茶館都歇業了,只剩下老字號獨撐大局。
天氣冷在店外頭等茶搖好,冷得我直發抖。左顧右盼突然看到一幫年輕人用滑板快閃,一瞬間急駛而過,沒一下子就不見蹤影。
回家前來去台中訪友。不忘了給小朋友一些bonus 的行程好讓他們倆覺得意猶未盡,下回還想跟。除了有吃有喝有玩之外,還得有點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兒才好。
GPS帶我們來到鼎鼎大名網路票選最高票的市政「北七路」。
其實附近也有北一北二南一南二…路,不過「北七路」聽起來就是特別的北七,特別的好笑。如此又增添了一個有趣的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