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香江行最後一天了,感覺三高指數應該沒有太大的成長吧(自我感覺良好中),趕緊把握這最後一天,用力的嗑吧!

這幾天都還沒有吃到茶餐廳的早餐,咱們這就來到位於佐敦的澳洲牛奶公司。

早餐時間,密密麻麻的用餐客人。外面還有併排停車咧。簡單的菜單卻可以吸引人山人海的客人,了不起。有很多身著制服的年輕男生在當Waiter 招呼客人,明明waiter的數量很多,但每個waiter卻還是很像千手觀音一樣忙得不可開交。如果是我,沒有五分鐘腰就彎了。

Set Menu 裡的火腿通粉。通心粉口感很Q,不過整體偏鹹! 有點吃不太習慣。

牛油方飽。方飽就是吐司啦! 吐司倒是烤得外酥內嫩。蛋可以選要煎蛋或炒蛋。這炒蛋也滿滑順的。

鏡頭外還有咖啡,感覺上有加煉乳,味道很香醇。抬頭一看十個客人有八個都點這個早餐的組合。
還點了個牛奶燉蛋白,完全沒有蛋腥味的燉奶,調味不太甜剛剛好。吃了有種皮膚馬上會變好的感覺。(心理作用唄)

走出門外往裡看,這裡有賣燉蛋也有燉奶,兩種顏色相映成趣。

香港的街頭到處都可以見到這種書報攤,賣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
路的轉角有消防栓,造型有點像逗趣的外星人。前兩天在中環也有看到黃色同樣造型的,不知道有什麼分別。

既是最後一天的早餐,那就再來個part 2 也不為過。同樣位於佐敦的彌敦粥麵家。

引人注目的是老闆一手漂亮的書法,好有藝術感,忍不住讚賞了好久。(上下還有阿拉伯文??)

生滾牛肉粥。粥底十分綿密看不見米粒,湯跟米的比例略稀一點點,不像生記那麼稠。
牛肉既是生滾,當然是很新鮮而且很嫩,不過也有相當的咬勁。有一點厚度,但又很好入口。坐下來吃這麼一碗粥,跟剛剛的澳洲牛奶公司充滿戰鬥氣氛的環境截然不同。感覺這裡是一家安靜且傳統的小店。後來才發現美食家蔡瀾也很推崇這家店。

佐敦街頭的一座教堂。回家查了一下這教堂還有點歷史呢。建於1927年的九龍佑寧堂。

香港街頭到處可見的鷹架。怎麼看都還是只有佩服兩個字可以說,這麼寬這麼立體的鷹架,底下就只有幾枝細細的竹竿撐著,怎麼都不會倒咧,一整個納悶。

晃夠了回到飯店打包check out 出來外頭等機場快線的穿梭巴士回去九龍站掛行李。
半島酒店外面停下一輛看起來很氣派但也很少見的車子。司機先生載著穿金戴銀的師奶來半島酒店喝咖啡談是非。(瞎掰)
原來這是日本皇室御用座駕的豐田CENTURY,聽講在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場很少見。不是大使館就是日商的海外單位愛用。台北好像也只有三四輛,其中一半是和泰老闆的座車。咱們在香港這幾天真是看遍各種名車哪。

來香港幾天之後,漸漸習慣這裡的步調了,也知道過馬路怎麼掌握訣竅 -- 先看右,再看左,就是不用看紅綠燈(笑)。
才在納悶這裡車種挺多,車子開得也滿快的,行人非常自由自在的過馬路,怎麼不會出車禍咧? 在我們等穿梭巴士的時候,馬上就目睹一樁小車禍。照片右邊的大叔拉著載滿麵粉(?)的推車要過馬路,推車被要轉彎的小巴給撞上了,麵粉袋倒在地上。打著黑領帶的小巴司機趕忙下車來幫忙撿麵粉袋,麵粉大叔罵沒兩句就開始要動手了,(X你X,開車沒有長眼睛啊……) 還好旁邊另外有個白襯衫的大哥趕緊過來圍事,要不然以當時氣氛小巴司機應該會被扁吧。
邊等車邊看好戲的我們,拍寫完全幫不上忙啊。

快到機場快線九龍站前路邊的建築物,這Building 怎麼那麼利害,中間還開個大洞?

機場快線真的滿方便的,把行李拎到九龍站航空公司的櫃台,就可以先Check-in。登機證拿著,行李也丟好了,就可以繼續亂逛又不用大包小包的。

應觀眾要求再來搭一次天星小輪,這回在灣仔方向下船。美麗又令人目眩神迷的維港。

維港中間沒完沒了的施工。那天來看維港夜景時,看到有工程平台上面可以停三、四輛水泥攪拌車,還停了好幾台吊車!好大的施工規模。是還想要繼續向海爭地嗎?過一陣子再來香港想必又是不同的場景。

灣仔的三不賣。不夠火喉不賣,不夠材料不賣, 地方不乾淨不賣。
用野葛菜,羅漢果,龍利葉,無花果,蜜棗,陳皮等材料,以慢火煲上十多小時的野葛菜水,用藍白花的碗裝盛著。喝起來有點鹹鹹甜甜的,有種青草茶的風味。小小的店很乾淨,站在門口喝兩三口就解決了,很有效率。在門口立飲的人潮也算一種宣傳效果?一聽說有清熱潤肺,下火化痰的效果,就覺得這碗茶喝了就百病全消的感覺(想太多)。

搭叮叮車來到銅鑼灣,要看午砲已經來不及囉。
鵝頸橋底下著名的打小人。
可惜沒有正在打小人的顧客,沒法親眼目睹打小人的儀式。維基上面有很清楚的解釋咧。這幾個婆婆算是職業”打手”。 (笑)
打小人要有很多道具,照片上可以看到一部份 -- 觀音像、貴人符、百解符、小人紙(被打的小人)、五鬼紙、三支香枝及兩支香燭、黃老虎紙、舊鞋及磚塊(打小人的兇器)、肥豬肉及豬血、水果、聖杯(不是達文西密碼的聖杯,是擲茭用的)、米粒及五色豆….

枯等顧客上門的職業打手婆婆。照片底下的舊鞋打到已經破損了,還得用透明膠帶捆起來。
維基上說打小人從唐朝開始就有了(真假?)我想打小人比較像是一種心理治療的儀式,透過祭神、利用鞋子或磚頭毆打紙張(還一邊咒罵…)來達到發洩情緒、舒緩壓力的目的。透過這些過程,好像小人真的被消滅了,最後委託者也因此得到心理上的救贖,功德圓滿、大功告成。

中午時分,享用大餐的時刻到了!
來到銅鑼灣的喜記廚房。招牌上標榜的是正宗避風塘炒辣蟹。門外的報章報導顯示這家餐廳連名人明星也很愛到訪。
原來以前在銅鑼灣避風塘有不少小船在海上提供飲食及娛樂,後來因為海水污染以及發生過嚴重火災之後被禁止了。這喜記的老闆在街邊擺路邊攤繼續賣,16年之間因為無牌營業被政府共捉獲480次(也太多次了吧)。後來才開了這喜記。

好大的螃蟹。看你還想往哪逃?等等就把你放進肚子裡喔。

例湯。香港說的老火例湯總是火候很夠。上面有兩片不知道是什麼瓜,聽完就忘了。

上菜了上菜了,椒鹽瀨尿蝦。
這裡算是價位高一點的餐廳,不過服務也沒話說,瀨尿蝦還附上剪刀,讓顧客避免於張牙舞爪齜牙咧嘴的窘境。

目測有長尺差不多長度那麼大的瀨尿蝦,好吃不在話下。看魯啦啦猶如食神上身的表情就知道了。

豉椒炒青口。這道是點炒蟹送的咧。一樣是蒜頭辣椒炒貝殼類的菜色,跟台灣街頭熱炒的口味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滋味。

主菜來啦。堆成小山的蒜酥中間埋著剛剛想逃跑的螃蟹。

換個角度。
秋天正是嚐蟹的好時機!什麼?螃蟹膽固醇很高?管它的。

肥美的蟹螯。為了拍這張照片,燙死了!

吃蟹螯分解動作。真不是普通的飽滿!
各位捧由各位讀者請不要太生氣,不過這避風塘炒蟹實在是…..太……太…..太好吃了!(忍不住滿意的淚水流個不停)

吃飽了非常心滿意足的帶著圓滿的肚子,繼續今天最後半天的行程。賊頭賊腦的黛西還掐緊時間,半小時也能血拼,女人哪~

來到今天的最後一個點,昂坪纜車。
這也是這次行程裡面包套附贈的門票之一,本來很猶豫要不要專程跑到離市區這麼遠的地方來。討論了一下之後,決定把昂坪的行程安排在搭飛機之前的最後一站,這也造成後面某一件事,先表過不說。

笑得極燦爛的兩傻。

原來以為昂坪纜車跟貓空纜車差不多意思,一樣一車可以搭七八個人嘛。結果一搭才發現還滿不一樣的,主要是距離挺長的,有5.7公里,單趟就要30分鐘左右。景色不錯,但也讓人有點腳底發麻。

機場附近的集合式住宅,不知道幾十層樓,總之很嚇人。萬一電梯壞掉怎麼辦?颱風來不會吹垮嗎?

俯瞰香港機場,這一兩天剛好有787 到訪香港機場,看不太清楚是哪一架。

遠處的天壇大佛,本來就沒有特意想來看大佛,只想搭纜車來回欣賞一下風景。一下纜車後發現接近營業時間結束前,回程排隊等纜車的人龍頗長,心裡忍不住著急起來。這點是當初安排行程時完全沒想到的,這也無心看大佛了,開始有點小發慌萬一來不及趕上班機該怎麼辦呢?
詢問了一下工作人員,預估排隊時間大約20分鐘。盤算了一下跟原來安排的時間大概差十分鐘左右,既然沒有別的方法也只好跟著排隊了。還好實際排隊的時間跟工作人員預估的時間並沒有差很多。

從纜車俯瞰底下的山徑。這山徑應該也是個踏青的好去處,剛剛也看到山上有人在拍照。

回程的纜車。滿車都是外國人我們兩個還是可以自high得很開心。

沒想到香港也有層層的山巒。太陽快要下山了。

這幾天在香港多虧有這個八達通卡(也是套裝行程中內含的),只要一出門就少不了它。搭船搭叮叮車搭地鐵,陪我們移動的好朋友。

比預定的時間大概晚10-15分鐘抵達機場。也沒時間逛逛機場了。一看拿到的登機門有點遠,黛西就一直皺眉頭,她說這機場幅員太大,從這頭到那頭,可能也要來個十分鐘之類的。果然我們入關之後,發現登機門在需要搭接駁地鐵的另一邊。
本來只是快走的我們,在經過班機狀態的電視螢幕旁邊時,黛西突然發現我們要搭的這班飛機的狀態已經呈現final call了!當場兩個人只好在機場暴走狂奔。跑了大概幾百公尺之後,到登機門時發現果然所有乘客都登機登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沒幾隻貓。這也好,完全沒有多花一分錢的機會。

香港離台北距離很近,旅行起來也很方便。這回來香港四天三夜,從起心動念到回來sweet home 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吃得飽飽的,也遍覽美景,更重要的是旅行的過程充滿樂趣。
咱們回憶的相簿裡又多上好幾筆笑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魯啦啦&黛西 的頭像
    魯啦啦&黛西

    魯啦啦&黛西 ‧ 一家笑嘻嘻

    魯啦啦&黛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