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下午還是一樣,別的沒有,時間最多。來到台北舊城附近晃。一直很想去北門跟撫台街洋樓。

夾在忠孝西路、中華路、延平南北路及博愛路等數條道路的路口的北門,以前一直覺得它的形象比起其他東門南門來得不優。對北門的印象只是:搭公車睡到這,看到北門就知道台北車站快到了,該準備下車了。
最近讀了很多資料之後,才發現北門的重要性。因此也衍生出很多原來沒有的觀點/想法。

1884年就站在這裡的北門,以前的西門、東門、南門,原來應該長得都是像這個樣子。封閉的碉堡式城門。
昔年北門是與大稻埕連絡的門戶,當時大稻埕跟艋舺一樣,都是台北最熱鬧的地方,所以北門周邊也是相當熱鬧的商業區。當時清朝官員進入台北府城,經常是搭船到離北門外不遠處的岸邊上岸,然後從北門進城,通往巡撫衙門(巡撫衙門在延平南路與武昌街口,所以延平南路以前叫做撫台街)及布政使司衙門(現在在植物園內)等官廳。因此北門在軍事上也負有防禦外患的責任,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從延平南路這一面走進去,有個「水準點」。

厚實的城牆與城門。
站在城門中間,我想像著曾經在這裡駐守的清代兵將,還有從這裡入城的日軍。

1895年從澳底登陸的日軍近衛師團應仕紳代表辜顯榮等人的請求,準備進入當時接近無政府狀態的台北府城。雖然府城守軍炮火稀疏,但北門宏偉的建築讓日軍一時也無計可施。這時一位平日在北門外賣芋粿的婦人,搬著竹梯協助日軍攻城,北門的守軍才一哄而散,使得日軍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輕易攻下了台北城。日治時期於此開始。

北面外壁的橫額,題有「承恩門」(面向北方,「承接皇恩」之意而得名)三字,落款「光緒壬午年」與「良月吉日建」。

這塊「巖疆鎖鑰」的石頭,如今躺在北門前方的空地。它原來是北門的外廓北面門洞上方的橫額。後來日本人把外廓拆除,把這塊清廷滿腹期望,希望北門能夠扮演「巖疆鎖鑰」的重要性的此一題匾,搬到在總督官邸的八角涼亭當作礎石,整天踩來踩去(殖民主義統治者的自大心態?)。戰後又被移到新公園陳列,一直到1998年才重新移回北門前面。

以前的北門&外廓(甕城)。

後來北門幾次逃過被拆除的命運,最後只能擠身在幾條道路的包夾之中。獨自幽幽的見證這些曾經發生在它周遭的故事。

北門旁邊裝修中的台北郵局。是中華郵政最大的支局。也是日本人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郵局。

2008年才整修完畢開放參觀的撫台街洋樓。
最顯眼就是馬薩式屋頂跟老虎窗。很有歐洲風格。是1911年時合資會社高石組的商店古蹟。

很有趣的是門口要投錢買票,這機器讓我想到在日本去吃拉麵時也要在門口先投錢。

門票20大洋,上面還有撫台街洋樓的圖樣。給工作人員蓋過章,這時候只有我一個遊客,所以我們聊了好一會兒。

撫台街洋樓落成時高石組還登報打廣告。台南也有分店喔。

二樓有張大地圖,(之前在仁安醫院也有看到同一張)上面清楚的標示著鐵路順著中華路彎過來,高石組就在北門跟郵便局的附近。(我不說我自己都快忘了中華路上以前是有鐵路的)

順著望過來,在現在重慶南路的附近可以看到很清楚的有台灣銀行、總督府(總統府)、第一高等女學校(北一女)、測候所(氣象局)……總督府的位置上還要貼上總督玉照,這種表現手法有點卡通也。從上面寫的是川村總督看來,這張地圖完成的時間大約是在1929年前後,因為這位川村總督在位時間大約只有一年。(1928/6/16-1929/7/30)

懷寧街附近有資生堂藥舖。店長得這個樣子。

廣告又來了。資生堂不只有賣藥,也賣白蘭地,也賣化妝品。旁邊廣告上的靴子跟女鞋的圖片,從今天的眼光來看也還是滿Fashion的。

眼光看到永樂町。永樂市場對面果然有屈臣氏大藥房。看得我好樂。(後來下樓之後發現這張地圖有在賣,只是剛好缺貨中…我應該會找它有貨的時間把它搬回家吧)

造型優美的窗櫺。

梯形唭哩岸石塊組合的拱圈。

隨便在附近的巷弄鑽出來一看就可以看到建築物上有很美麗的柱頭跟雕刻。

順著延平南路一直走就到了中山堂。
1889年的時候巡撫衙門(首任巡撫就是劉銘傳--連MASON也要背的歷史)跟布政使司衙門就在這附近。後來日本人來了,在總督府沒有完工前,就在布政使司衙門辦公。
後來總督府為了慶祝裕仁天皇登基,就在這裡建了台北公會堂。(把布政使司衙門建築拆除搬到植物園去)。 1945年,日本戰敗,中華民國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接受台灣軍司令安藤利吉的投降, 這裡就是「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的地點。

從中山堂後面走到衡陽路上。當時叫做「榮町通」的衡陽路,是當時最熱鬧的商圈。還有全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店。(衡陽路與博愛路口,現為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分行)
一鑽出來看到山牆很有特色的街屋,中間還有個家紋般的商標。

合作金庫,前身是「台北信用組合」,是台北的第一家信用合作社,提供中小企業融資服務。
類似文藝復興的建築風格很有特色,外牆是紅色的面磚跟洗石子。騎樓挑高,一對拜占庭式的圓柱,上面還有三座陽台。

華麗的柱頭及圓拱,印象中以前這裡總有個外省北北用個舊式的腳踏車在賣大餅、槓子頭。

賣蘇杭茶點的海報。以前好像街上會有這種手寫的紅紙POP。現在越來越少見了。

舊的書報攤,現在小7太多又24小時營業,老闆轉來賣月曆。(過完年之後老闆要賣啥ㄚ?我不禁亂想)

史塔巴這邊好像也是街屋改的,好些藝文活動都很愛選在這裡舉辦。

幾間連在一起的街屋,各有不同特色,也有相同的命運 -- 都市更新時一塊兒改建。

伍中行就是剛剛賣蘇杭茶點的店家,三層樓街屋,立面開窗三小間。
旁邊的全祥茶行,看得出來幾次改建的痕跡,但還是保留原來的風格。屋頂有牛眼窗跟鮑魚等繁複的裝飾。

逛了這一段衡陽路之後晃進來城中市場附近。這邊人潮很多,不太好意思拿出照相機來亂拍。
不過在城中裡面亂鑽是很大的樂趣,看到附近單位的阿兵哥穿著全套軍服出來買麵。弄堂裡有很多很熱鬧很有生命力又便宜的小食。(我還是找不到搶鍋麵在哪裡…真豬ㄚ我!)
在弄堂的麵店中間,看到有間上海浴室正在敲敲打打施工中。想來不會是擴大營業滴。臺北碩果僅存的老式上海澡堂,抵擋不了時代的洪流,就只剩下招牌上的幾個大字了吧。
(黛西註:2月4日我有機會再來城中,一進市場馬上急忙來看上海澡堂的後續。接近裝潢完工的新店,裡面還有好多工作人員正在忙著收尾。一批頭看到五顏六色的新油漆,大招牌也不見了,我的心就涼了一截。
我還在門口觀察呢,一個老伯伯在跟工作人員打招呼,對方說:北北~我們6號開幕那天你一定要來喔~有好多客人指定要給你擦背咧!
雖然沒有洗過上海浴的黛西無法理解給人擦背是啥感覺,當然就更別講說給甲擦背或給乙擦背有啥不同這事完全不能領略。不過想來大澡堂並沒有因為時代的巨輪往前滾就因此歇業,整天都在拆除舊東西的這個城市,其實還有一些些令人可喜的老事物可以繼續留存著。這樣想著我的心情就有點喜孜孜的。)

鼎鼎大名的明星西點麵包,就在台灣省城隍廟的對面。

城隍廟裡面香火鼎盛,各任市長都有匾額。在門的邊邊看到原來這裡也是淡水縣署的遺址。

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土地銀行展館。原本是「日本勸業銀行台北分行」。我以為已經開始展覽了,結果月底才開放。
雄偉壯觀的形象。

國立臺灣博物館。傍晚了,華燈初上。

從博物館再晃到台北賓館、總統府…這一路去。
晚上的總統府。星星出來了。

在台北賓館邊拍東門,車流拍成光軌了。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門口有很多抗議布條掛在樹上。
1916年落成的教堂,現在也是台北市重要的古蹟囉。設計者井手薰,除了這棟建物外,其他主要作品尚有司法大廈(司法院),高等學校校舍講堂、台大校舍、台北公會堂(中山堂)與原台灣教育會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在南海路、泉州街交會路口)等等。
紅磚砌的尖塔跟塔樓,在夜色中看起來像是神秘的古堡。

晃回來台北車站囉。一個人的散步不用管其它人腳步大還小,自己愛停留就停留,愛拍就拍。自由得很。
在大廳休息,這個火車班次表佔據了絕大部份的目光。前陣子才聽講說這個翻板不久之後也要拆除改成LED式的。

在翻了在翻了。(為了拍這張等了大概十分鐘,一直抓不到翻板的節奏)

十二代同堂,薪火相傳。
台鐵是有很多資源跟資產的單位。不過怎的老是覺得沒有好好善加利用,或許是「愛之深責之切」吧。
百年車種第一次十二代同堂。照講是個很好的活動,除了PR之外,也可以號召鐵道迷聚集(之後還會有網路的病毒式擴散效益…)不懂為何台鐵沒有大大的promo。
在彰化扇形車庫拍的這張照片,因為火車頭散落在各地,部份的車種同時間在線上運轉。有的車放七堵,又有的車在高雄,太魯閣號在東部奔馳,收工後則停在樹林。還有兩輛是年代久遠的蒸氣老火車頭,有的已退役靜態保存……所以這真的是百年難得一見的鏡頭。

查一下資料把這12代介紹一下吧。依序右邊的最年輕,左邊的最老。
TEMU就是太魯閣號,日立作的。說它叫做傾斜式電聯自強號反而不太有人知道。只看外型常被誤認為是高鐵。2007年開始上路,算是這12代之中的小老弟。
EMU700是台鐵捷運化的車頭。跟捷運真的還滿像的。
DRC1000號稱是支線復興號的生力軍,三大支線(內灣、集集、平溪線)常可以看到它。
EMU400是通勤型的電聯車。
E1000是推拉式自強號車頭。(Push-Pull 所以暱稱叫PP車)
EMU1200型電聯車,暱稱紅斑馬。
EMU100舊自強號,也是最早的電聯車。現在已經沒有在「跑路」了喔。
E200電力機車是美國GE作的。
E100電力機車則是英國GEC作的。
R20是柴電機車,只能行駛於非電氣化路段。(南迴)
DT668見證了戰前與戰後。為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及戰後臺灣鐵路管理局的支線客貨兩用之過熱式蒸汽機關車,也是台鐵史上的「最後的蒸汽火車」之一。同型的車子只剩下它留在彰化扇形車庫裡,其它都放在公園讓人參觀囉。
CK124是台鐵的蒸汽車頭之中,第二輛在停用報廢後目前仍動態保存的蒸汽火車頭(第一輛是CK101)。這幾年台鐵有活動時出來拋頭露面的都是它。1936年出廠的它,已經是老阿公了咧。

拍得我心滿意足接小孩去。貪心的我又開始在想要補哪些照片,監察院今天沒有白天的照片……可玩可拍的,永遠都多著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魯啦啦&黛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