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筆魯啦啦。

MASON三天的生物科技小尖兵營隊結束了,IVAN在家悶了3天直呼無聊,昨晚就想今天要去哪好呢?
提了2個我想去的地方(觀霧及雪見)大家都興趣缺缺,在我的堅持之下一定要出門流汗去。於是討論的結果是:視高速公路塞車的狀況選擇去內洞或南澳,果不其然五號高速公路的入口依舊大排長龍,看來鐵路增班及客運直達對於疏解車潮沒有太大的幫助,我也直好徒呼負負的往烏來前進。

今天的第一站是安排早午餐(顧名思義就是早餐及午餐一起解決),上回來烏來賴董帶我們去吃台車站前的一攤烤肉味道很棒,今天來的時間太早還沒開,於是就在老街底買烤山豬肉香腸,顧攤的阿弟仔會把烤焦的部分先剪掉,手法就像泉州街的黃家香腸一樣,汁多味美肉新鮮,沾醬也很特殊,吃起來酸酸甜甜有別於一般烤香腸的味道;另外還買了”鱈魚漿芋頭丸”,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玩意兒(大得像壘球一樣),吃起來口感還算綿密一整個芋頭味,今天的早午餐就醬子解決了。

到了內洞,天哪!車子都停到外面去了(上回來不到10部車)。怎麼會這麼多人,買了門票入園(台北縣民半價),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烏紗溪瀑布,看了就覺得舒服(某高官應把他的頂戴拿來這洗一洗去除些穢氣,看看位子會不會坐久且坐穩一點,傳說中的”小本子”不知有無繼續寫,來到這福地洞天不應想到人格如此低劣之人,罪過!)

羅好水壩(羅好泰雅語是森林濃密的意思),建於日據時期昭和十七年。水壩截取南勢溪的溪水,透過4740公尺長的隧道引水至「烏來電廠」,利用兩地達85公尺的高低落差配合尖峰時刻來進行水力發電。花蓮銅門木瓜溪的龍澗電廠、高雄美濃的竹子門電廠,南投水里溪的鉅工等電廠,都是運用這樣的方式來發電。

過水壩後步道由碎石子鋪設而成,感覺很像是陽明山的二子坪步道。

水的顏色該如何形容呢?女王說很像是”薄荷味的可爾必思”,那到底是啥? 下次有機會點來喝喝看先。



走了約30分鐘,到了號稱全台灣負離子最多的地方,不過人太多了所以沒有醍醐灌頂、耳聰目明的感覺,不過景色真的是很美。

樂水橋旁的戶外教室有用漂流木做成的洗手台,兒子說可以用來吃流水麵線,真是有創意。

最近有遊客被虎頭蜂叮了,所以園區將蜂窩拆除,也暫時封鎖通往第三層瀑布的步道。
不過換成虎頭蜂的角度想: 我的攻擊也只是自衛吧!(是你們這些人類用了我不喜歡的方式侵入了本來就是我生存的地方),人類要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真的很難。

第二層觀瀑平台的陽光男孩,兒子長大了!

巨石上的阿弟。

就這樣晃了一個多小時,我約大家去走內洞森林步道,沒人要去。心有不甘的上了車離開內洞。

到了107線道心想就往福山的方向開,反正等下到了檢查哨也是要回頭。
到了檢查哨欄杆沒放下,停好車準備辦入山證,結果有3部車從旁呼嘯而過,視檢查哨為無物 (95年8月浩浩蕩蕩的10多部車來走卡拉莫基步道,在這辦證就等好久)好吧!那我也就比照辦理,就這樣跟著車陣進了管制區。

管制哨前後差很大!車少,人也少,時間整個就好像凝結住了。
到了五重橋畔,五重溪從山頂直洩而下,總共分了13段瀑布(IVAN數的),如果是豐水期或颱風過後那一定是壯觀非凡,MASON上車後急忙翻閱地圖,那是蘭吼瀑布!

看來這裏的原住民喝很大,所以烏來鄉衛生促進會為在各村皆設置「GaGa節制飲酒生活公約」告示牌。若按照上面的公約進行,只有下班後到10點這段時間可以喝酒,如果家中有小孩的就只能要求小孩在外遊蕩到10點以後再回來,是這樣嗎?
GaGa是泰雅族的一種社會組織,維基是這樣解釋的:共負罪責團體(gaga)-- 是共同遵守誡律和規範的團體。泰雅人稱之為gaga(一般稱為祭團),gaga是一種社會規範,是泰雅人日常生活、風俗習慣的誡律,也是最具有約束力與公權力的團體,可以算是泰雅社會中行為道德與社會律法的最高維護與審判者。

94年第一次去拉拉山看神木時未掌握好時間以致摸黑下山,途中遇到登山客他們很好心的借手電筒給我們使用,邊走邊聊才知它們是從烏來福山走到桃園巴陵,全長18公里(單日),那時就很想來這看看,今日終得一償宿願。

入口很好找,烏來福山村大羅蘭2號的對面。





過了0公里里程木樁後就是大羅蘭吊橋

橋下的溪水乾淨到讓人無法想像,遠處樹下幾家人帶著小孩在戲水,偶見幾位小朋友泳渡河面,看看我前面2位………加油!

路徑呈緩坡趨勢,走來一點都不費力。

邊走邊看約莫過了40分鐘走了1公里,嗯!照這個速度要1天走完福巴越嶺是不可能的。

越進入山區呈現出的林相也不相同。

這是一片柳杉林。

據說這是古道上(福山段)唯一的岔路,要走右上方的那一條。

古道上隨處可見不知名的菇類。紅的棕的白的都有。

2K處這是今天的折返點。





大羅蘭,這種很夢幻的地名好像在平地並不常見。

95年到訪過此地,那時以為這是哈盆古道入口。那次非常驚險,遇到下雨,下切到河谷時因人太多,很多石頭順坡而下......還好沒人受傷。

福山村的地標”鱒魚”。

信賢吊橋,河對岸有一條舊道。下雨了,下回再來訪吧。

溪岸護欄上的原住民石雕。

烏來瀑布。

出烏來,來到桂山電廠買冰棒,很難想像大台北地區不到10元消費可買一支冰棒,南投水里鉅工電廠也有這樣專賣冰棒的合作社(二坪枝仔冰),台電真是一個冰火同源的單位,冰棒配酸菜白肉鍋。

我的最愛清冰賣完了。

今天的伴手禮一盒冰棒。





到新店肚子也餓了,這真是一個尷尬時間,今天就只吃2餐吧,解決了早午餐,現在來享用午晚餐。這家麵店以前在文中路跟北宜路口郵局前設攤,只賣晚上,15、6年前在這附近雀戰,都是來這吃消夜,吃完續戰。
吃飽了拍拍屁股打道回府,結束了今天的旅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魯啦啦&黛西 的頭像
    魯啦啦&黛西

    魯啦啦&黛西 ‧ 一家笑嘻嘻

    魯啦啦&黛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