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晚投宿在鳳林的煙樓民宿。民宿的後面有一片花田是油菜花跟波斯菊混在一起的,又是另一番風味。



民宿的服務人員冷冷的酷酷的,不像來之前印象中聞名的微笑形象。可能是連續假期馬不停蹄的忙下好幾天來,大家的笑容都忙不見了吧?

來到林田山這個昔日因為伐木而名盛一時的社區。
幾年前來的時候,這邊的知名度相當的低,整個林田山除了我們幾乎再沒有其它的遊客,雖然很多設施因為缺乏經費的關係,顯得有點陳舊。
最近幾年林田山的知名度高了,遊覽車也來了,但那份靜寂也隨著消失無蹤了。人氣來了,過去的榮景小部份重現了,設施隨之得以重修了,但我心中那個安靜的小山城卻走遠了。


出得林田山,滿妹豬腳喬遷至斜對面也煥然一新。
路口是台16線的終點,這條東西向省道起點在彰化,東部就只有這約2公里的一小段,目前都處於一個牛郎織女被阻斷的狀態,等著哪一天可以重逢。這麼虛無縹緲的一條路,中間根本還有一大截是沒有的,居然還可以有終點跟里程數,真不知是怎麼量出來的。台14,16線或許有一天還有機會可以連起來。只有台18線已經重逢無望了,它的西段還癡癡的在等待中,但東段已經變節改名字叫做台30線了。

逃離林田山之後,來到日本移民村豐坪社區。

(壽豐文史館外面在晒鹹菜跟蘿蔔乾,拍完照一看才知道擺蘿蔔乾的地方下面還養了一頭山豬!夠可愛的。)

日據時代懷抱著"大東亞共榮圈"癡夢的日本移民,攜家帶眷到此屯墾,夢想在這裡建立一片新天地。當時也的確有許多日常生活的周邊配套設置,如移民準備所、學校、托兒所、及醫院……等等。但可想而知最後這些家庭一定都是懷抱著傷感的心情離開這個風光明媚的島嶼。在社區裡任意晃了一下子就可以找到兩個傷心故事的例子。在廣島式菸樓的附近,有一塊"香月家之墓"的墓碑。仔細一看上面刻了香月一家應該是三代的八個人的名字,從六十幾歲到一歲都有。這麼大的傷心事應該是一夜之間發生了什麼重大的變故,我站在這塊寂寥的墓碑前,想著幾十年前這裡曾經有過的眼淚。即使日本軍人對台灣及中國都曾經給予極大的傷害,我寧願相信對於一般人民而言,這些事情都是雙方不樂見的,兩邊的人民都是最大的受害者。

另一個小故事在村莊的另一個角落,一片破舊的牆壁上歪歪扭扭的寫了"田原"兩個字,因為年代久遠建築物頹圮,這兩個字並沒有非常好找。這片牆後來被人稱為"哭牆"。原來故事主角的這位日本女士出生在台灣。在她四歲時家中為迎接新生命而擴建房舍。沒想到還來不及見到整修的房舍,她的母親就因為難產而過世了,爸爸因為難過之餘,就在整修中的牆上用手寫下自己的姓氏。沒過多久日本戰敗了,等到數十年後,這位女士能夠再度造訪台灣,她本人已經是白髮蒼蒼了,當她輕觸這面牆娓娓道出這段故事時,這幾十年間又有多少的人事更替?當她來到昔日童年住所,除了感慨之外,也只能憑指尖摸索著當時寫下的字跡,來憑弔這許多的回憶吧。


中午來到吉安吃煎麵,有一點點像廣東炒麵卻也更有大陸風味。好吃!

順道拜訪"慶修院",

吉安在日據時代叫做"吉野"(對啦~就是吉野家那兩個字),當時來此地移民的日人大多來自四國地區。四國地區好像是空海和尚創立的"真言宗"的發源地。四國地區總共有88間真言宗教派的寺廟。當地的傳統是要走遍這88間寺廟,總共約有一千三百多公里的路程。於是乎,當時日人就在慶修院內供奉了四國地區這些寺廟主祀的的88尊菩薩小石像(象徵著88間寺廟走了一遭),雖然說身在千里之外,但家鄉的宗教信仰與祭拜的方式仍然要保持著部份的原汁原味。對當時離鄉背井的移民來說,一定能發揮很大的心靈慰藉;但對此刻的我們來說,只是個充滿異國風味的古蹟。













松園別館是昔日的軍事指揮所,同時也是神風特攻隊喝上天皇親賜的御前酒,出門送死前的最後一餐的所在。撇開這段表過不提,這邊的建築物頗有特色,特別是周圍高聳的松樹,讓整個莊園更為雅致。輕啜著一杯咖啡,俯瞰美崙溪出海口,不時還有飛機起降,另有一番風味。




從松園別館沿著溪邊步行到菁華街,這裡保有著許多幢林務局所接收的日式辦公建築,
(花蓮港山林事業所)
還有花蓮女中的舊校長宿舍,和洋混合的洗石子或著純日式的木式構造,各有各的特色。(xx局是台灣眾多不知道好好珍惜自家祖產的其中一個單位,空有大批珍寶而不知好好善加利用,任其頹圮,真想好好賞它幾巴掌!不知長進的敗家子)




離開這麼多日本風味的地方,接下來該換些有台客味的所在。七星潭柴魚博物館才走進五十公尺的範圍內就可以聞到它濃濃的柴魚香撲鼻而來。真想把香味裝進罐子帶回家!自從上次嘉義的美食之旅中,吃鱔魚麵有柴魚湯,吃黑松春餅也有柴魚湯,就深深的愛上此味!回家之後一個月內已經煮了兩三次柴魚湯底來煮味增湯或當火鍋高湯了。一家子都是"湯王"的我們,我當然不可以忘記補貨買些柴魚片回家熬湯犒賞我最愛的大小男人們!




(七星潭靠近花蓮機場的跑道頭,可以看到有大大的麥當勞)

(麥當勞就是機堡,不是麥香雞堡喔~裡面放的是飛機)

老爺除了是吊橋迷之外,還是個燈塔迷,全省的燈塔不知跑了幾個了,偏偏燈塔跟吊橋一樣,總是都在山裡或海邊最角角的地方。今天要找這個奇萊鼻燈塔,光問路邊的警察就問了四五位一直找不到,還遇上了十天十夜的跨年演唱會,到處交通管制,不過好事多磨,最後在牧場的主人好心告知的情況下才找得到。為我們的燈塔記錄多添一筆。




今天的晚餐是來成排骨麵+美琪烤玉米+周家小籠包。向隅的液香扁食,海埔蚵仔煎就留待明天吧!

(油蔥很香的排骨麵)

(這個老闆帶著太太跟一雙兒女一家一起烤玉米,媽媽看到兒子烤玉米太燙時忍不住叮嚀兒子要小心一點,卻又轉頭嘀咕老公愛廢話,老公一面跟老婆鬥嘴,卻又還是一直嘴上喊老婆寶貝~老闆這一家讓人在旁邊等玉米那十來分鐘也有溫馨的感覺)

(比鄰的兩家包子店在比賽哪家排隊隊伍比較長,哪家蒸籠堆得比較高,比到後來蒸籠已經快要有一層樓之高了,真是難得一見的盛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魯啦啦&黛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