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的氣候真的怪,到了九月左右,颱風才一個個排隊造訪。趁著颱風還沒到台北的周末假期,到基隆去看彷古戰船去。

一直覺得基隆是個很妙的城市。高速公路的盡頭直通港口,廟口和火車站就在港邊,港口又剛好在某個T字路口路衝的地方,好像一不小心開過頭就會掉進海裡面去。
在繁華的城市與海港之間,竟然是個賞鷹(黑鳶)的好據點!在海洋廣場的木棧道上,滿滿的鏡頭在捕捉老鷹的身影。儼然巨星架勢!不過這老鷹也知道圍觀者多,倒是不讓大家失望,頻頻盤旋、起舞。謀殺不少SD卡記憶體。
跟身旁其它人比起來,咱傢俬太遜了,很多人拿著大砲來拍。
近到可以看清楚每一根羽毛的距離。

頻頻切入水面卻又一直揮棒落空,沒有漁獲的狀況。

沒兩秒又高飛到建築物的頭頂上,任眾人目光追逐的身影。

看夠了老鷹,這就來訪這次的重頭戲 – 安達魯西亞號彷古戰船。
外型神似電影中的海盜船,停泊在基隆港邊,有點時空錯亂的感覺。看底下有相當多的遊客也跟我們一樣慕名而來。
仿造17世紀「加雷翁艦」製成的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號」(Galeon Andalucia)從今年3月起環遊許多國家,遵循300多年前的航行路線,從西班牙塞維雅出發,經地中海、紅海、印度洋,停靠馬爾他、以色列、埃及、斯里蘭卡、新加坡等地,歷時5個多月抵達上海參加世博展出。台灣是此行的終點站,離開台灣之後,則會循著原路返回西班牙。因為颱風「凡那比」臨時到訪的關係,只得稍停基隆港避避風雨,風雨稍歇之後才會按原定行程造訪宜蘭烏石港。所以咱們原定到烏石港訪船的行程,也只好跟著船跑,來到基隆港。

來個合照。

走近,古帆船的身影美麗到讓人驚嘆。更可以聞得到木頭的香味。

船上有彷古的加農砲,想像一場古代的海戰就要開始。等等從砲中間射出一顆黑色圓形的砲彈來(卡通看太多了)

貼心的說明。

船尾的造型及西班牙的國旗。(長途征戰,國旗都吹得破破的了)

欄杆中間的圖騰,查了一下西班牙的國徽,發現這圖騰跟國徽有幾份相似之處。

仰望桅桿,難得可以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西式帆船的構造,還是覺得很壯麗。天空的模樣很詭譎,十足是個颱風天。

一群船員自船上爬下來,一陣騷動。原來是風浪有些兒大,為避免船身撞擊港邊,因此在船與港中間放了一些浮球、浮筒。這些船員用身體的力道來幫忙微調一下船隻的位置,最右邊的人提著繩子在調整浮球的位置。

三位船員圍著木製的舵在討論,嘀嘀咕咕的講著西班牙話。可惜這些船員看來不講英文,要不然還真想問一下幾個月來航行的心得。(老爺:妳以為妳誰啊?人家哪會理妳。說得也是)

船尾其實有個聖母像,這時來了一群青少年跟小孩。船員像是在向他們解釋船的構造,這些小朋友八成是西班牙駐台辦事處的眷屬之類的來頭。

看過癮了來覓食去。基隆這點好,從港口要到廟口用走的就到得了。
快速、便利,但也醜陋無比的高架道路,硬是把這幢典雅的三層式洋樓建築橫切成兩半。圓頂的塔樓建築、頂樓周圍牆面鏤空的造型,雖然現狀是泛黑而廢棄的模樣,但從格局上還是可以看出這棟古老建築的風華一時。
回家後查書,這棟建築物原為基隆礦業鉅子林開群所有,興建時為展現財力,選擇此三角窗地帶蓋了一棟三層樓的洋房,而且還在屋頂蓋了空中庭園,眺望基隆港視野一定很讚。之後這棟洋房租給殷商兼畫家倪蔣懷。之後空了一段時間無人居住。直到美軍駐台期間,還曾經在這裡開設了「美琪酒吧」。現在這棟洋樓早已荒廢多年,但或許是因為產權問題,所以才任其廢置。但或許也就因為這樣,這棟洋樓才免除了被拆除的命運,讓後人能憑弔往日風華。

走近基隆廟口,紀豬腳還沒開,但牆上貼了一張台灣豬腳節的海報。
台灣最近有些兒走火入魔,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搞一個「節」。配合農作物的節令促銷農產品倒也無可厚非,現在很多「節」都是無中生有了。這也好,觀光的生機或許就是要這樣炒出來的。

來到基隆廟口當然要來找老饕MASON最愛吃的營養三明治囉。沒想到周六中午,居然可以不必抽號碼牌,黛西我有點被嚇一跳。
重點菜色:火腿、滷蛋、蕃茄片。

菜色續:小黃瓜。主角:炸麵包。

多到像是不用錢的美乃滋。(黛西的OS:好肥喲…窩底螞…)

全家最有本錢品嚐美食的MASON。吃得眉開眼笑。

廟口某一頭入口處的大腸圈、豬血湯。印象中以前來有幾次中午沒有開。

這種形狀不很整齊的糯米腸,就是手工製、不是化學腸衣的最佳證明。

左邊的糯米腸,一份四十大洋。油蔥酥的香味跟咬勁恰到好處的糯米。(本來想再去找孝三路巷子內的糯米腸&黑白切…下次囉)
大腸豬血湯,沙茶的香味很過癮。酸菜跟韭菜配著大腸跟豬血,各種香味一起混合著。很讚。不過黛西跟MASON不約而同的想起昌吉街豬血湯來了。在我們母子的心中,它依然高居豬血湯排行榜的第一名。

這攤子的切菜到也簡單,白蘿蔔跟油豆腐。吸飽了高湯就好吃的兩種東西。

廟口的「廟」指的就是這奠濟宮。不過大半的人都跟我們一樣只是來覓食囉。
台灣有好多地方的美食都是環繞廟口而生的,例如:饒河街夜市、豐原廟東、新竹城隍廟…。

兒子好久沒吃到泡泡冰,今天這時間來人雖然不算少,但並不需要等很久。

檸檬的酸甜口味,讓MASON一吃就有醒過來的FU。

IVAN的老饕嘴臉一直都一樣。

賣燒烤花枝&魷魚的攤子,章魚的腿好粗喔~ 我想起大王魷魚了。(長達十公尺的腿…不知道嚐起來味道如何?)

這串不知道是什麼部位,好像也不是吸盤,總之這章魚的口感相當的軟,我以為會硬到跟橡皮筋一樣,結果完全誤會它了。

吃飽喝足了,從天橋上再來一張。Bye Bye囉!希望返程一切都平安順利。

回家的路上在高速公路旁有個岔口可以往獅球嶺。知我如老爺,當然知道我會有興趣造訪,順便小爬一下山。
山頂有個平安宮,先來這裡歇個腳。平安宮創建於清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年),至今已有二百年歷史。是基隆歷史最悠久的土地公廟。大正十年間曾經大規模重建過,可以看到幾個「獅球嶺平安宮重修誌」的石碑,及當時樂捐的信士姓名和金額的碑文。

又是個樂捐名冊,可以看到基隆顏家的顏國年也掛名其上。(台灣四大家: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個個都是富可敵國的好野人哪)

廟前有大正年代的石燈籠。這算保存狀態相當完好的。

本宮沿革。獅球嶺自古就是進出基隆的必經之地,中山高大業隧道、鐵路的獅球嶺隧道等等。(從市區看,這座山嶺的形狀就像是一隻獅子在滾圓球,所以叫做獅球嶺。)清代劉銘傳時期就築有獅球嶺砲台,扼守敵軍進犯台北的要衝。中法戰爭時,法軍由孤拔將軍率軍從基隆港邊登陸,與據守基隆的劉銘傳部隊發生激烈戰鬥,雙方在獅球嶺一帶廝殺慘烈,最後被清軍與義民擊退。

前面提到在基隆發生的中法戰爭這一段歷史,由曾獲薪傳獎的台灣交趾陶大師林洸沂,以在基隆的清法戰事為主題,製作了巨幅的交趾陶立體壁畫。(平安宮裡面是不可以照相的,要進廟來請點香)

這平安宮算是少有的大規模的土地公廟。廟宇的建築也十分華美,民國七十九年平安宮拆除重建時,廟方也將原來平安宮的正立面壁堵完整拆除,移到新廟裡面加以重新組裝築砌。舊廟的壁面雖然歷經風霜,但還是可以見到穿透時間的風華。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離開平安宮再往上爬一段山路,就到了獅球嶺砲台。

這張圖上點出不少古蹟…黛西我又蠢蠢欲動。

獅球嶺砲台分為東西兩側,另有其他少數防禦工事,不過現今保存完整的僅存東砲台。內部還有早期國軍編號,顯然之前曾經有國軍駐守。

由砲台居高臨下俯瞰基隆港&市區。整個基隆市區就在眼前展開,看港區有不少船隻停泊,高速公路開始有些小回堵…視線可以延伸到滿遠的地方去。難怪這裡會是戰事的重要據點。

舊砲座。

這附近倒有個早起會,門上的對聯很雋永呢。

就著砲台指揮所的拱圈來個借位吧。IVAN當場成了OPEN將的最佳代言人。

聽講颱風越來越近,運動完了咱們還是躲雨回家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魯啦啦&黛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